[实用新型]一种防漏液桶口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52356.1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13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冉敬华;杨威;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优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06 | 分类号: | B65D47/06;B65D55/00;B65D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漏 液桶口 转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漏液桶口转接头,包括旋盖体、通孔转头、凸起环壁、顺流环垫圈和气垫环体,所述旋盖体由环壁和顶盖组成,所述顶盖上连接安装有所述通孔转头,所述通孔转头的上开设有通液孔道,所述顶盖上开设有液连接孔,所述液连接孔和所述通液孔道连通在一起,所述顶盖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凸起环壁,所述凸起环壁设置在所述液连接孔的外侧,所述凸起环壁外侧的所述顶盖上还覆盖安装有所述顺流环垫圈,所述顺流环垫圈外侧的所述顶盖上还安装有所述气垫环体。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起环壁的下凸设置避免了废液在向下流的过程中沿着侧壁渗流,其次通过气垫环层的压接形变对管口进行二次压封,增加其气密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液桶转接安装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漏液桶口转接头。
背景技术
在实验中使用有机溶剂的场景下,必需用废液桶来盛装产生的废液,而有机废液挥发到实验室环境中会对实验室员工的职业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这就需要我们对废液有较好的密封,且保证挥发出来的有机气体能被完全的处理由于市面上废液桶规格不一,无法和标准废液安全盖很好的匹配,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废液桶口转接头,把规格不一的桶口转换到统一的口径,使其可以匹配我们的标准废液安全盖,在此情境下,如果废液桶口足够光滑,则可以很好的和 PTFE材质的废液桶口转接头契合且保证密封,确保废液不会泄漏,但由于不同采购的废液桶各有不同,常有因废液桶口不够光滑,导致废液桶口转接头无法和桶口契合,无法很好的密封,废液就会顺着废液桶转接头的螺纹流出,给实验室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漏液桶口转接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防漏液桶口转接头,包括旋盖体、通孔转头、凸起环壁、顺流环垫圈和气垫环体,所述旋盖体由环壁和顶盖组成,所述顶盖上连接安装有所述通孔转头,所述通孔转头的上开设有通液孔道,所述顶盖上开设有液连接孔,所述液连接孔和所述通液孔道连通在一起,所述顶盖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凸起环壁,所述凸起环壁设置在所述液连接孔的外侧,所述凸起环壁外侧的所述顶盖上还覆盖安装有所述顺流环垫圈,所述顺流环垫圈外侧的所述顶盖上还安装有所述气垫环体。
进一步的,所述环壁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列的外防滑纹,所述外防滑纹为竖条状。
进一步的,所述环壁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旋接螺纹,所述通孔转头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外旋接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顺流环垫圈的厚度自环内边缘起由内到外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气垫环体的环体内部设置有储气环层,所述储气环层的内部填充有气体。
上述结构中,外旋接螺纹与外侧的安全盖进行旋接在一起,内旋接螺纹与废液桶的筒口旋接在一起,当废液桶口不够光滑,导致防漏液桶口转接头内侧无法和桶口完美契合,由于加入了凸起环壁,废液会沿着凸起环壁内侧边缘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桶中,避免漏液,当废液桶口管旋接到旋盖体时,其顶部顶压气垫环体,气垫环体内气体被挤压,气垫环体发生形变后包覆到废液桶口管增加其气密性。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漏液桶口转接头通过凸起环壁的下凸设置避免了废液在向下流的过程中沿着侧壁渗流,其次通过气垫环层的压接形变对管口进行二次压封,增加其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漏液桶口转接头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漏液桶口转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旋盖体;2、通孔转头;3、凸起环壁;4、顺流环垫圈;5、气垫环体; 6、内旋接螺纹;7、外防滑纹;8、外旋接螺纹;9、通液孔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优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优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52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投食器
- 下一篇: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原料分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