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53766.8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0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伟;王可心;张世忠;王洋;赵久成;李霄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2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怡敏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弯曲 疲劳 原位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该装置由电磁谐振加载模块、液压加载模块、高温加载模块、原位监测模块、试样夹持装置组成。其中,电磁谐振加载模块能够实现对被测试样高频弯曲疲劳加载;液压加载模块能够实现对被测试样低频弯曲疲劳加载;高温加载模块能够实现对被测试样高温及变温环境加载;原位监测模块能够监测试样裂纹萌生、扩展的特征和机理;试样夹持装置可实现对不同尺寸、不同形状被测试样的牢固夹持与精确定位。本实用新型可用于高温弯曲疲劳性能的高分辨率原位测试,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材料弯曲疲劳性能测试、服役安全性保障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技术手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科学仪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本实用新型基于电液伺服驱动技术、电磁谐振驱动技术、辐射式电阻体间接加热技术,实现对被测试样高温弯曲疲劳加载以及静动态机械载荷复合加载。并集成表面变形损伤测量组件、微观组织结构测量组件,实现对被测试样微观力学行为、变形损伤模式与性能演化规律的并行精准原位测量。本实用新型结合原位测试仪器,提出了一种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可用于材料高温疲劳、弯曲疲劳以及高温弯曲疲劳测试;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功能集中型疲劳试验机,能够代替传统功能单一型疲劳试压机。
背景技术
金属疲劳断裂现象最早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人们视野,随着蒸汽机车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大量涌现,一系列疲劳断裂事故也随之发生。19世纪出现了更多的重型卡车、汽车、轮船等大型机械,伴随而来的还有受循环载荷作用的关键部件的断裂失效;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投入战争的大规模船舰在冷水中发生了严重的开裂事故,这迫使当时的人们真正认识并了解金属疲劳断裂现象。
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关键结构材料疲劳失效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 1998年德国高铁事故至今仍是世界抹不去的伤痛,这场造成101人死亡、88人重伤、106 人轻伤的史上最惨烈高铁悲剧起因是车轮轮毂疲劳断裂;国防工事上较为引人注目的是美军 F-15C鹰式战斗机凌空解体,起因是持续性的高强度飞行活动使结构出现疲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上述关键领域中核心零部件的服役工况愈发恶劣。因此,建立有效而可靠的疲劳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保障材料服役安全性成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弯曲疲劳原位测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满足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核工业等众多关键领域材料的测试需求。测试装置由电磁谐振加载模块、液压加载模块、高温加载模块、原位监测模块、试样夹持装置组成。其中,电磁谐振加载模块能够实现对被测材料试样100~4000Hz的高频弯曲疲劳加载;液压加载模块能够实现对被测材料试样0.01~100Hz、0~10kN的低频弯曲疲劳加载;高温加载模块能够实现对被测材料试样RT~1100℃的高温及变温环境加载;原位监测模块能够监测试样裂纹萌生、扩展的特征和机理;试样夹持装置可实现对不同尺寸、不同形状被测材料试样的牢固夹持与精确定位。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材料高温低周、高周以及超高周弯曲疲劳性能的高分辨率原位测试,高度模块化、功能多样、试验频率范围广,为汽车制造、核工业等领域材料弯曲疲劳性能测试、服役安全性保障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53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仿古建材用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地形遥控集群多功能平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