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放线的测量绳整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55226.3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1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高金辉;刘运伟;李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头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9 | 代理人: | 白芳仿 |
地址: | 153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放线 测量 整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放线的测量绳整理装置,包括两块固定板,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同轴转动套设有收线轮,所述收线轮上固定安装有两块弹性夹块,所述收线轮的一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平齿轮,其中一块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转动贯穿设有与第一平齿轮传动连接的旋转机构,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U型板。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绳收放线操作简便、效率高且不易发生缠绕的便于放线的测量绳整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距离的器械或部件,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放线的测量绳整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林区考察野外作业时,通常需要利用测量绳设置样地,例如将测量绳围成矩形。常见的测量绳在使用时,通常是缠绕在一起的,每次使用都需要先整理,使用完毕,测量绳又缠绕在一起,无法及时整理,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测量绳的放线工作效率,同时,使用完成后,收线后的测量绳还缠绕在一起,导致下次使用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收放线效率高且不会出现缠绕现象的便于放线的测量绳整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放线的测量绳整理装置,包括两块固定板,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同轴转动套设有收线轮,所述收线轮上固定安装有两块弹性夹块,所述收线轮的一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平齿轮,其中一块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转动贯穿设有与第一平齿轮传动连接的旋转机构,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个U型板,所述U型板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两块链盘,两块所述链盘之间连接有同一根链条,所述链条上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U型板的侧壁上转动贯穿设有与其中一个链盘传动连接的从动机构,所述从动机构与旋转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贯穿其中一块固定板设置的第一从动杆,所述第一从动杆的一端同轴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平齿轮啮合的第二平齿轮,所述第一从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第一从动杆上同轴固定套设有与从动机构传动连接的第一皮带轮。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链条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安装有圆环。
优选地,两块所述链盘的中心处均固定连接在中心轴的一端,所述中心轴的另一端与U型板转动连接,其中一根所述中心轴上同轴固定设有与从动机构传动连接的第一锥齿轮。
优选地,所述从动机构包括转动贯穿U型板侧壁设置的第二从动杆,所述第二从动杆的一端同轴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另一端同轴固定有与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的第二皮带轮。
优选地,两块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根连接杆。
优选地,两块弹性夹块均呈弧形,二者开口相对,相互对称。
优选地,第一平齿轮上还开设有一贯穿口,固定杆穿过该贯穿口但不与其接触。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固定杆、收线轮、弹性夹块、第一平齿轮、连接板、连接杆和旋转机构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通过将测量绳收卷在收线轮上,通过转动收线轮进行放线,通过设置两块弹性夹块,实现拨动弹性夹块,即可接触对测量绳的一端固定的目的,便于将测量绳取下,放线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板、U型板、链盘、链条、中心轴、第一锥齿轮、调节机构、从动机构和旋转机构的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将测量绳的一端穿过圆环用弹性夹块固定,在转动第一从动杆,使得带动收线轮转动的目的,同时在收线的过程中,带动链条转动,从而实现测量绳均匀绕在收线轮上的目的,收线效率高同时不会出现缠绕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伊春分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55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