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闸机背夹及闸机背夹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56001.X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1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莫春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中品云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闸机背夹 连接 结构 | ||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闸机背夹及闸机背夹连接结构,所述挂板包括主板、承托板和扣位板,主板用于将挂板固定于设置闸机的基面,承托板连接于主板下部并向主板的外侧方向延伸,扣位板连接于主板上部并向主板的外侧方向延伸;扣位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端和下端,下端连接于主板;限位板包括上部和下部,下部高出于上部的平面且用于和上端形成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闸机背夹及闸机背夹连接结构,挂板固定于设置闸机的基面,限位板固定于闸机的背壳板,将限位板的下部插入上端与基面之间的间隙,从而下部与上端形成卡接配合,此时承托板支撑闸机,使得闸机可以方便快捷的在目标基面上拆装;且当闸机固定于基面时闸机背夹不可见,使得整体外观简洁清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机固定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闸机背夹及闸机背夹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流,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的给出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其常用于门禁、防盗等方面。
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将闸机固定于墙体等立面的情况,从而进行人脸识别。而闸机在立面上的固定方式有:将闸机放置于安装在立面的安装盒中;在闸机上设置安装孔,并通过螺钉穿过安装孔以将闸机固定于立面等方式。而上述固定闸机的方案的最终使用外观效果不佳,且安装不够便利。
设计如何将闸机简洁、便捷和稳定的固定于墙体上的闸机背夹具有实际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闸机背夹及闸机背夹连接结构,旨在解决现有闸机在墙面上固定及拆卸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闸机背夹,所述闸机背夹用于挂载闸机,包括:
挂板,所述挂板包括主板、承托板和扣位板,所述主板用于将所述挂板固定于设置所述闸机的基面,所述主板包括外侧和内侧,其中所述内侧抵靠所述基面;所述承托板连接于所述主板下部并向所述主板的所述外侧方向延伸,所述扣位板连接于所述主板上部并向所述主板的所述外侧方向延伸;所述扣位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端和下端,所述下端连接于所述主板;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用于将所述限位板固定于所述闸机的背壳板,所述下部高出于所述上部的平面且用于和所述上端形成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两侧分别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设有背离所述下部延伸的第一外翻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边设有背离所述下部延伸的第二外翻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与所述上端形成卡接配合时,所述下部与所述上端相互压迫。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的两侧设有侧板,所述侧板向所述主板的所述外侧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挂板上设有出线口,所述出线口设置于所述承托板与所述主板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穿孔,其中,所述安装穿孔在所述主板呈自上而下延伸长条形。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板上设有通孔,其中,所述通孔用于连接将所述闸机固定于所述承托板的螺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闸机背夹连接结构,包括闸机的背壳板和上述的闸机背夹,所述背壳板上设有与所述侧板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侧板的配合在所述闸机安装于所述闸机背夹的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在所述主板的所述外侧上设有倒角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中品云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中品云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560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