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电缆生产用挤塑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59078.2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56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孙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趵突泉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88 | 分类号: | B29C48/88;B29C48/355;B29C48/36;B29B7/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张梅申 |
地址: | 054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电缆 生产 塑成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低压电缆生产用挤塑成型设备,包括挤出辊、冷却管、水泵和固定框,挤出辊靠近挤出口的外侧套设有冷却管,冷却管固定安装在挤出辊上,冷却管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管上的进水口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的管路,水泵的进水口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外接进水管固定连接的管路,冷却管上的出水口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排出冷却水的管路,挤出辊靠近挤出口的一侧设置有牵引装置,挤出辊的后方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内设置有挤出筒,挤出筒的内部与挤出辊内部连通,通过设置冷却管,通过水泵向冷却管内通入冷却水,对挤出辊中的线缆进行冷却,加快线缆的挤出成型,提高了线缆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低压电缆生产用挤塑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低压电缆的基本结构由线芯(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保护层四部分组成,线芯是电缆的导电部分,用来输送电能,是电力电缆的主要部分,绝缘层是将线芯与大地以及不同相的线芯间在电气上彼此隔离,保证电能输送,是电力电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绝缘层一般都是通过挤塑成型的,现有的低压电缆生产用挤塑成型设备在对挤出后的线缆进行冷却时,一般都采用自然冷却,冷却速度慢,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低压电缆生产用挤塑成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低压电缆生产用挤塑成型设备,包括挤出辊,所述挤出辊靠近挤出口的外侧套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固定安装在挤出辊上,所述冷却管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管上的进水口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的管路,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外接进水管固定连接的管路,所述冷却管上的出水口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排出冷却水的管路,所述挤出辊靠近挤出口的一侧设置有牵引装置,所述挤出辊的后方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设置有挤出筒,所述挤出筒的内部与挤出辊内部连通,所述挤出辊和冷却管均固定安装在横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横板的顶部,所述安装板上转动安装有第一牵引辊和第二牵引辊,所述第二牵引辊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出筒内设置有两个螺杆,所述螺杆远离挤出辊的一端贯穿挤出筒的一端分布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的齿轮啮合,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安装在横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的内部上固定安装有加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出辊靠近进线孔的一侧设置有线辊,所述线辊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转动安装在竖板上,所述竖板固定安装在横板上,所述线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线辊上的转轴贯穿竖板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板是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斗的底部通过管路与挤出筒固定连接,所述挤出筒与进料斗内部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却管,通过水泵向冷却管内通入冷却水,对挤出辊中的线缆进行冷却,加快线缆的挤出成型的冷却,提高了线缆的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牵引装置将成型后的线缆从挤出辊中拉出,设置螺杆对母料进行搅拌混合的同时对母料进行输送,将母料送入挤出辊后,融化后的母料将线辊上输入挤出辊的线芯表面进行包覆,从而完成低压线缆的挤出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趵突泉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趵突泉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59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极耳电池的负极引流结构
- 下一篇:芳纶化纤产品均匀多仓混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