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59927.4 | 申请日: | 202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60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宗玲珑;王国旭;赵艺文;黄珍珍;谭家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龙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54 | 分类号: | A61F2/954;A61F2/96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管,用于输送球囊以及支架,所述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所述支撑组件可以释放或收回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能够与血管内壁贴合,以对所述导管提供支撑力,使得支架得以稳定的安放。在球囊扩张的过程中,支撑组件对所述导管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防止导管在球囊扩张的过程中出现移位。此外,控弯组件能够弯曲,以使导管的最远端的朝向发生改变。使得所述导管够根据实际血管情况弯曲成不同的角度,可实现反复调弯的功能,可以降低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操作难度,降低了所述导管到达心血管病变部位所耗费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管。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居前列。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血管狭窄,目前心血管介入手术已成为心血管狭窄的重要治疗手段。作为心血管介入手术中关键器械,导管为其他器械如球囊以及支架的输送提供通道,对手术能否成功起重要作用。
由于在球囊膨胀过程中,导管受到球囊反作用力的影响会脱离所处位置,继而导致导管及球囊出现滑动,球囊产生滑动会导致支架不能正确成型在血管狭窄处,甚至会造成支架脱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风险。
另外,由于患者心血管的差异性,以及部分迂曲性病变血管的存在,会导致导管难以进入病变部位。因此,一种能够在球囊工作过程中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并且能够根据心血管的实际情况弯曲,同时可实现在心血管内反复调弯的导管为业内所追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管,能够在球囊扩张过程中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防止导管在球囊扩张的过程中出现滑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管,用于输送球囊以及支架,所述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和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
所述支撑组件的远端能够释放或收回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处于释放状态时与血管内壁贴合,以支撑所述导管。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在释放状态时呈喇叭状,所述支撑件处于收回状态时呈圆筒状。
可选的,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通流孔。
可选的,所述通流孔的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可选的,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设置有凸出部,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
第一弹性圈,套置于所述凸出部,所述第一弹性圈的近端与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弹性圈的内周面与所述凸出部的外周面贴合,所述第一弹性圈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出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弹性圈的侧壁沿所述导管本体的轴向开设有第一孔腔;
永磁铁,容置于所述第一孔腔,并可在所述第一孔腔内沿所述导管的轴向移动;
铁圈,与所述永磁铁固定相连,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圈的远端,所述永磁铁带动所述铁圈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弹性圈能够沿所述导管本体的轴向收缩或舒展;
电磁铁,设置于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内,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孔腔的近端对齐,并能够带动所述永磁铁移动;
所述支撑件的近端与所述凸出部的远端和/或所述导管本体的远端固定相连,且所述支撑件的远端与所述第一弹性圈的远端贴合,当所述第一弹性圈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支撑件被释放,所述第一弹性圈处于舒展状态时,所述支撑件被回收。
可选的,所述第一孔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可选的,还可适于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所述电磁铁的近端与所述导线的远端相连,所述导线的近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所述电源通过所述导线为所述电磁铁供电。
可选的,所述导管本体的管壁沿轴向开设有第二孔腔,所述导线容置于所述第二孔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龙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龙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599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塞岩盐气溶胶治疗仪
- 下一篇:基于脑可塑的外骨骼手部动作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