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层气输气管道腐蚀破坏模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60040.7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7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琨杰;陈勇明;刘威;成鹏翔;王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国新气体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武建云 |
地址: | 030027 山西省太原市综改示范区***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气 输气管道 腐蚀 破坏 模拟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煤层气输气管道腐蚀破坏模拟系统,包括纯水水罐(2)、氮气气瓶组(3)、二氧化碳气瓶组(4)、甲烷气瓶组(5);纯水水罐(2)连接纯水过滤器(1)依次通过闸阀Ⅰ(10a)和质量流量计Ⅳ(7d)连接纯水雾化器(23),纯水雾化器(23)连接气汽混合器(9);氮气气瓶组(3)依次通过气动调节阀Ⅲ(6c)和质量流量计Ⅲ(7c)连接混气撬(8),二氧化碳气瓶组(4)依次通过气动调节阀Ⅱ(6b)和质量流量计Ⅱ(7b)连接混气撬(8),甲烷气瓶组(5)依次通过气动调节阀Ⅰ(6a)和质量流量计Ⅰ(7a)连接混气撬(8)。本实用新型实现对多工况、多因素综合对煤层气管道腐蚀、破坏特征进行模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层气输气管道领域,具体为一种煤层气输气管道腐蚀破坏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煤层气输气管道在输气过程中具有高压力、长距离、流量大、敷设沿途复杂多变的特点,管道受到温度变化、气体中水分、酸性气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煤层气管道在运行过程中遭受化学或电化学腐蚀,对煤层气管道造成破坏,增加了煤层气管道的运行成本和风险。长期以来,对煤层气输气管道腐蚀因素的分析,主要基于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归纳,然后制定内、外部防腐控制措施。为了实现对煤层气管道运行过程中的腐蚀因素进行的有效控制,需对管道腐蚀因素进行系统全生命周期分析,明确管道腐蚀规律、在不同运行场景下的腐蚀模式及其主导因素,为了实现以上研究目标,需设计相应的管道模拟系统,然后在生产运行管道上进行验证。
对于埋地煤层气长距离中、高压管线,由于多采用碳钢钢管,腐蚀始终贯穿在生产运行中。由于煤层气中普遍含有水分、二氧化碳以及硫化氢气体,因此长时间运行的管道,内外壁普遍发生腐蚀,给安全生产造成隐患。煤层气管道腐蚀因素纷繁复杂,不同气候、地质环境下,腐蚀机理也各不相同。
管道腐蚀原因主要包括有:
(1)土壤腐蚀。埋地管道土壤由固、液、气三相组成,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子和离子的电化学作用是造成管道腐蚀的重要因素。
(2)管道材质因素。管道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表面的形态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管道的腐蚀。一般来说,金属化学性质越稳定,越不容易与水中离子发生反应,抵抗外界腐蚀能力越强。但考虑到管道敷设成本,因综合考虑气候、环境、安全因素进行合理选择材质。
(3)煤层气中水分是管道内腐蚀的最重要的因素,煤层气水中可能溶解煤中其他金属元素,如果吸附管道内壁与管道金属结合,会形成原电池,导致腐蚀速度的加快。同时,管道含有水分极易导致细菌滋生,产生细菌腐蚀。控制煤层气中水分含量,掌握煤层气中水分腐蚀机理和规律,制定相应的生产运行措施,是保障煤层气管线实现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煤层气中的水分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开采过程天然气(煤层气)中含有的水分,虽然经过净化工序的处理,但由于设备长时间运行和天然气中水分含量变化大等因素,往往脱除不够彻底,长时间运行管道中产生水集聚。二是管线施工打压干燥之后部分管线低洼或弯曲处残留有水分,虽然经过扫线和干燥,但在部分特殊管段仍会有大量的水存在,管线距离越长,经过的地形越复杂,残留在管线中的水就会越多。三是个别地段管线检修时,由于管线切开暴露在空气中,造成潮湿的空气进入管线,并吸附在管道内壁,当再次投用时,管道再次运行时水分增加和积累。天然气/煤层气中水分主要以游离态和气态分子形式存在于输气管道中。
鉴于以上煤层气管道的腐蚀原因,综合以上因素,设计了相应模拟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层气输气管道腐蚀破坏模拟系统,该系统能够模拟不同输气压力、煤层气气体成分、含水率、矿物组分以及电位工艺条件下,煤层气管道腐蚀破坏特征,可用于分析煤层气输气管道在不同工况下腐蚀破坏的主要因素。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煤层气输气管道腐蚀破坏模拟系统,包括纯水水罐,氮气气瓶组,二氧化碳气瓶组,甲烷气瓶组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国新气体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国新气体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00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