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女性便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62533.4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5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9/00 | 分类号: | A61G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简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6 | 代理人: | 兰仙梅 |
地址: | 213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女性 便盆 | ||
一种医用女性便盆,包括盆底、盆壁和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底与盆壁以及盆壁和座圈之间的夹角均为圆角,所述座圈后半部分与盆壁固定连接,所述座圈前部设有翻转圈,所述翻转圈侧面设有翻转侧边,所述翻转侧边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旋转连接于盆壁左右两侧的连接孔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传统产品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座圈可翻转的医用女性便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女性便盆。
背景技术
便盆在生活中的应用愈发广泛,特别在医院使用的较为频繁,生活条件的随之提升,对于便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患者在医院就诊,便盆的舒适度显得尤为重要。在现有的医用便盆中,便盆的座圈既可以起到防外溅和防翻出尿液的作用,同时也阻碍了大小便的倒出以及清洗时残留物的倒出,也既是一大矛盾点,也是待改进点。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医用女性便盆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传统产品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座圈可翻转的医用女性便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女性便盆,包括盆底、盆壁和座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底与盆壁以及盆壁和座圈之间的夹角均为圆角,所述座圈后半部分与盆壁固定连接,所述座圈前部设有翻转圈,所述翻转圈侧面设有翻转侧边,所述翻转侧边上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旋转连接于盆壁左右两侧的连接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包括一段圆柱杆和一个圆球,所述连接头设有一条纵向开口,所述纵向开口将圆球及圆柱杆均匀地分成左右两半。
进一步的,所述盆壁前部内壁设有壁垫,所述壁垫贴合盆壁内侧,所述壁垫中间厚两侧薄,所述壁垫中间设有倒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盆壁内侧设有水位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盆壁后侧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座圈表面设有防滑垫层,所述防滑垫层为硅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座圈前部可翻转设计,解决了座圈的防溅水好和倒残留物难的矛盾,另外在盆壁前部内壁设置壁垫,垫出了不外露的倒水口,既增加了倒水的冲力,使其不会沿盆壁流淌,同时也不会露出倒水口的尖角,安全又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翻转圈掀起);
图3是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盆底,2. 盆壁,3. 座圈,4. 翻转圈,5. 翻转侧边,6. 连接头,6a.连接孔,7. 壁垫,21. 刻度线,22. 把手,31. 防滑垫层,61. 纵向开口,71. 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医用女性便盆,包括盆底1、盆壁2和座圈3,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底1与盆壁2以及盆壁2和座圈3之间的夹角均为圆角,清理时不留死角;所述座圈3后半部分与盆壁2固定连接,所述座圈3前部设有翻转圈4,所述翻转圈4侧面设有翻转侧边5,翻转圈4平时合上,清理时掀开,可当做前部把手使用;所述翻转侧边5上设有连接头6,所述连接头6旋转连接于盆壁2左右两侧的连接孔6a内。
所述盆壁2后侧设有把手22,使用时可抓住把手22调整位置,清理时和翻转圈4作为两个把手使用。
所述座圈3表面设有防滑垫层31,所述防滑垫层31为硅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25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