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旋流式分离器的旋流子及旋流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63354.2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96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曾其科;唐超;陈高阳;杨昌平;唐馨;李良均;赵均;刘军;陈科;李波;杨继鸿;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宏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旋流式 分离器 旋流子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旋流式分离器的旋流子及旋流子组件,涉及石油工程中油气井开采设备领域,包括同轴间隔排布的旋流子壳体和中心管,且旋流子壳体内壁与中心管外壁之间形成旋流室;所述旋流子壳体上端呈封闭状,且中心管的上端贯穿旋流子壳体向上延伸;所述旋流子壳体上还开设有连通旋流室的扁形孔,扁形孔的出口端与旋流子壳体内壁相切。本实用新型在继承了页岩气旋流分离器对页岩气工况的适应性的基础上,更小的旋转小半径尺寸,得到更大的旋流离心加速,使旋流沉降分离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中油气井开采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旋流式分离器的旋流子及旋流子组件。
背景技术
在页岩气田集输工程中,现普遍采用的是多管旋流式气液分离器,它是将旋流分离器的旋流筒及中心管等核心部件尺寸缩小后组成旋流子组件,再根据处理量的需求来选用旋流子的数量,并将多个旋流子共同置于一个旋流子壳体内,以此构成旋流分离器,其中,以旋风除尘分离器使用最为普遍。
该种结构虽在油气田中的气液分离器已有应用,但受工况因素影响,最终导致效果不稳定,特别是在页岩气开采过程中,由于返排液(压裂液返出)形成的段塞效应会导致管路气液流量的波动性,使线速度的不平稳性将直接影响旋流沉降分离效果,因此,现有用于油气田中的气液分离器几乎都不采用旋流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旋流式分离器的旋流子及旋流子组件,在继承了页岩气旋流分离器对页岩气工况的适应性的基础上,更小的旋转小半径尺寸,得到更大的旋流离心加速,使旋流沉降分离精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旋流式分离器的旋流子,包括同轴布置的旋流子壳体和中心管,且旋流子壳体内壁与中心管外壁之间形成旋流室;所述旋流子壳体上端呈封闭状,且中心管的上端贯穿旋流子壳体向上延伸;所述旋流子壳体上还开设有连通旋流室的扁形孔,扁形孔的出口端与旋流子壳体内壁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扁形孔为多个,多个扁形孔沿旋流子壳体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子壳体外壁还具有与扁形孔对应的凸块结构,扁形孔的进口段贯穿凸块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结构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旋流子壳体内还具有旋流分离室,旋流分离室位于旋流室下方;所述旋流子壳体下端还安装有反射帽,且反射帽与旋流子壳体同轴间隙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帽下部呈圆锥状,反射帽中部呈圆柱状,反射帽顶部呈弧面状,且反射帽顶部中心还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帽中部与旋流子壳体内壁之间还设有破旋器。
用于旋流式分离器的旋流子组件,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多个上述旋流子,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大小相等,多个旋流子壳体共同固定在下固定板上,多个中心管的延伸端共同固定在上固定板上,且扁形孔位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贯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降液管,且降液管的上端与上固定板上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旋流子壳体上开设扁形孔,并使扁形孔的出口与旋流子壳体内壁相切,使流体通过扁窄孔进入旋流子壳体内壁时,一开始就缩短了离心沉降距离,从而使分离效率大大提高。
2、通过使多个扁形孔沿旋流子圆周方向均匀间隔排布,使流体呈对称、分散进入旋流室,从而在能够在旋流子壳体内壁上形成更加连续匀称的流线及离心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宏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宏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33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栓外观检查机
- 下一篇:装配式全封闭防尘搅拌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