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转换装置的支撑结构及儿童载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66062.4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6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吴秀明;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7/00 | 分类号: | B62B7/00;B62B7/12;B62B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王志 |
地址: | 52364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转换 装置 支撑 结构 儿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转换装置的支撑结构,设置于儿童载具以用于实现儿童载具于座椅模式和睡箱模式之间的转换,包括:支撑体,支撑体的两端形成承托儿童臀部的乘坐区,支撑体的中央区域具有一开口;及转换装置,转换装置与支撑体连接,转换装置相对于开口具有一展开位置以打开开口,使儿童载具切换为座椅模式;转换装置相对于开口具有一收合位置以闭合开口,使儿童载具切换为睡箱模式。本实用新型借助转换装置实现儿童载具集座椅模式与睡箱模式于一体,当儿童需要切换不同使用姿势,无需繁杂拆装操作,即可在睡箱模式和座椅模式之间快速转换,方便外出携带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转换装置的支撑结构及儿童载具。
背景技术
儿童载具早已广泛应用于有婴儿的家庭中,如今各种类型的儿童载具的功能包含可供婴儿睡觉、吃饭、玩耍游戏等。现有的儿童载具(例如座椅、睡箱等)都是独立设计的;使用时,可选择性地在儿童载具上装设座椅、睡箱等;在儿童需要从睡姿切换到坐姿使用时,看护者需要将安装在儿童载具上的睡箱拆离载具本体,再将座椅安装在儿童载具上。而现有的儿童载具的座椅、睡箱等均只具有单一的功能,使用时均需要拆分与重新组装,给使用者在携带、搬运和存储的过程中造成极大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可于睡箱模式和座椅模式间相互转换的具有转换装置的支撑结构,从而使得具有该转换装置的支撑结构的儿童载具集睡箱模式和座椅模式于一体,不需要配置单独的座椅、睡箱等,可在睡箱模式和座椅模式之间简便快捷地转换,方便看护者的出行携带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转换装置的支撑结构,具有一收合位置和一展开位置,从而实现儿童载具在睡箱模式和座椅模式之间简便快捷地转换,方便看护者的外出携带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儿童载具,具备上述的具有转换装置的支撑结构,可在睡箱模式和座椅模式之间简便快捷地转换,方便看护者的外出携带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转换装置的支撑结构,设置于儿童载具以用于实现儿童载具于座椅模式和睡箱模式之间的转换,包括:
支撑体,支撑体的两端形成承托儿童臀部的乘坐区,支撑体的中央区域具有一开口;及
转换装置,转换装置与支撑体连接,转换装置相对于开口具有一展开位置以打开开口,使儿童载具切换为座椅模式;转换装置相对于开口具有一收合位置以闭合开口,使儿童载具切换为睡箱模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转换装置的支撑结构,其支撑体的两端形成承托儿童臀部的两个乘坐区,支撑体的中央区域具有一开口,开口向下凹陷形成用于承托儿童脚部的搁脚区,当转换装置处于展开位置时,转换装置相对于搁脚区具有一展开位置以打开开口,并暴露搁脚区使儿童载具切换为座椅模式,座椅模式下可同时容纳两个儿童一起乘坐,方便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使用,提高了儿童载具的空间利用率,当转换装置处于收合位置时,转换装置相对于搁脚区具有一收合位置以闭合开口,并遮蔽搁脚区使儿童载具切换为睡箱模式,搁脚区的开口闭合且与乘坐区相平,从而形成一供儿童躺卧的支撑平面,为儿童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本实用新型借助具有转换装置的支撑结构即可实现儿童载具集座椅模式与睡箱模式于一体,从而使得儿童载具的功能多样化,当儿童需要切换不同的使用姿势时,无需繁杂的拆装操作,即可在睡箱模式和座椅模式之间简便快捷地转换,不仅方便看护者的外出携带使用,同时减轻看护者的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开口向下凹陷形成用于承托儿童脚部的搁脚区。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装置与支撑体呈可拆卸连接。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装置与支撑体借由按扣、相配合的纽扣与固定环、插接扣、拉链结构和魔术贴中的一种呈可拆卸连接。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体还包括支撑垫,支撑垫连接于支撑体的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6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