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材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68161.6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6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傅峰峰;何静子;郑佳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10 | 分类号: | B08B3/10;B01D29/35;B01D29/78 |
代理公司: | 广州永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78 | 代理人: | 唐立辉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材清洗装置,包括螺旋叶片和横置的套筒,套筒两端均开口,螺旋叶片横置在套筒内,套筒的一端开口处作为入料口,螺旋叶片绕横轴线旋转从而带动从该入料口进入套筒内的食材往套筒的另一端移出,入料口兼作入水口,还包括隔在螺旋叶片和套筒内壁之间的滤水筒,滤水筒上开有多个供水流出的滤水细孔,滤水细孔旁侧的滤水筒内壁挡住食材。食材在滤水筒内随螺旋叶片翻滚直到干净,水经过滤水筒上的滤水细孔后进入套筒内壁和滤水筒外壁围成的空间,食材留在滤水筒内并在螺旋叶片的带动下往套筒的另一端移出。通过滤水筒实现水食材分离,无需在套筒外另设水食材分离装置,节约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烹饪设备中的食材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品加工行业,对大米进行加工时,都要对大米进行清洗,对大批量的大米进行清洗时,若采用人工清洗的方式,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同时,还需大量的时间对大米进行清洗,这种方式费时费力,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急需改变原有的加工方式,使用机械代替人工作业是粮食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市场上的洗米机都是立式的,这样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在垂直方向上的米粒堆积,在清洗时增大难度,翻动起来更加费时费力,需要更多的用水量才能把米洗净,造成浪费。洗完米后还需要把水米一起倒进水米分离装置中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便于在清洗后分离食材和水的食材清洗装置。
提供一种食材清洗装置,包括螺旋叶片和横置的套筒,套筒两端均开口,螺旋叶片横置在套筒内,套筒的一端开口处作为入料口,螺旋叶片绕横轴线旋转从而带动从该入料口进入套筒内的食材往套筒的另一端移出,入料口兼作入水口,还包括隔在螺旋叶片和套筒内壁之间的滤水筒,滤水筒上开有多个供水流出的滤水细孔,滤水细孔旁侧的滤水筒内壁挡住食材。
其中,套筒底部开有出水口。
其中,套筒的所述另一端的周侧开有下料口。
其中,所述螺旋叶片是有轴螺旋叶片。
其中,套筒的入料口处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的远离入料口处设有一个用于连接水源的进水口和另一个用于连接食材导入件的进料口。
其中,食材导入件具体是料斗。
其中,进料口开在下料管顶部,进水口开在下料管侧面。
其中,下料管的出口是斜向下的导槽,该导槽连通到滤水筒的内腔。
有益效果:食材在滤水筒内随螺旋叶片翻滚直到干净,水经过滤水筒上的滤水细孔后进入套筒内壁和滤水筒外壁围成的空间,食材留在滤水筒内并在螺旋叶片的带动下往套筒的另一端移出。通过滤水筒实现水食材分离,无需在套筒外另设水食材分离装置,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食材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食材清洗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轴线X方向往后看的纵剖图。
图中包括:1——套筒、11——螺旋叶片、2——滤水筒、21——滤水细孔、22——通孔、3——料斗、4——水泵、5——下料管、51——导槽、6——安装座、7——出水口、8——下料口、9——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8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消痛按摩仪
- 下一篇: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生产的粉尘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