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化学品自动灌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68772.0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87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顾洪卫;刘海斌;顾维达;汪珏;朱刚;朱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江化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24 | 分类号: | B67C3/24;B67C3/26;B67C3/22 |
代理公司: | 无锡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陈巧云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品 自动 灌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化学品自动灌装装置,包括灌装支撑架,灌装支撑架的中部设有用于输送灌装瓶的输送台板,灌装支撑架的上部的侧架之间滑动设置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上等距固定设置若干个灌装头,固定横杆上的灌装头的间距与输送台板上的灌装瓶瓶口之间间距相等,所述灌装头的上端设有与化学品原料储罐连接的供料管路,所述供料管路上依次设置自动开关阀和流量计,所述自动开关阀、所述流量计均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设置在灌装管路上的流量计实时监控灌装量,并控制自动开关阀的开闭,实现化学品的自动灌装,提高了化学品的灌装效率,并增加了化学品灌装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化学品自动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的化学品灌装,一般都是采用手动灌装,这往往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效率较低;而且,有些化学品具有强腐蚀作用或者强烈的挥发性,人工灌装化学品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与化学品近距离接触,容易损害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灌装效率高的化学品自动灌装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学品自动灌装装置,包括灌装支撑架,灌装支撑架的中部设有用于输送灌装瓶的输送台板,灌装支撑架的上部的侧架之间滑动设置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上等距固定设置若干个灌装头,固定横杆上的灌装头的间距与输送台板上的灌装瓶瓶口之间间距相等,所述灌装头的上端设有与化学品原料储罐连接的供料管路,所述供料管路上依次设置自动开关阀和流量计,所述自动开关阀、所述流量计均与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PLC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设置在灌装管路上的流量计实时监控灌装量,并通过流量计的检测反馈从而控制灌装管路上的自动开关阀的开闭,无需通过人工观测灌装量和阀门的开闭,实现化学品的自动灌装,提高了化学品的灌装效率,并增加了化学品灌装的安全性。
为了避免化学品抛洒或者喷溅至灌装瓶外,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横杆的上方还设有上横杆,所述上横杆的两端对称设置两个气压伸缩杆,且两个气压伸缩杆的顶端均与固定横杆的两端连接。设置气压伸缩杆控制固定横杆的升降,带动灌装头的升降,使灌装头在灌装时靠近灌装瓶瓶口,灌装完成后反向远离灌装瓶瓶口,提高灌装的准确性并减少物料的浪费。
当一组灌装瓶灌装完成后,灌装头升起,灌装瓶被输送转移,此时灌装头的外部一般会有残留化学品液滴,为了避免残留液滴滴落,污染灌装设备或者其他,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输送台板的下方设有废液收集槽,所述废液收集槽的位置与所述灌装头的位置相对应,废液收集槽的槽底面设有与灌装头位置相对应的通孔,通孔内设置具有十字开口的氟垫片,所述废液收集槽的下方设有废液收集盒,废液收集槽的底部通过支杆与废液收集盒连接,所述废液收集盒的底面设有气压伸缩杆。灌装头下方相对应位置设置废液收集槽,当灌装瓶移开后,升降结构推动废液收集槽上升,使灌装头穿过通孔内的具有十字开口的氟垫片,位于灌装头端部的残液滴在灌装头与氟垫片抵触时,沾染至氟垫片上,灌装头下压,氟垫片向下打开,残液滴滴落至废液收集盒内,废液收集盒下降带动废液收集槽一起下降,氟垫片向上打开同时再一次的抹除灌装头表面的残液;废液收集槽下降至输送台板的位置的下方,下一组的灌装瓶被输送至灌装头的下方进行灌装,有效避免残液滴落。
为了同时去除和收集灌装头内部的残液,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通孔的下方同轴设有半径向下逐渐增加的弹性锥筒,弹性锥筒的上底面的直径小于灌装头的内径,弹性锥筒的下底面的直径大于灌装头的外径。设置在通孔下方的弹性锥筒在上升并与灌装头相遇时,弹性锥筒伸入灌装头内,对灌装头内的残液进行抹除和引流至废液收集盒内。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供料管路上还设有报警器,所述自动开关阀、所述流量计均与所述报警器电连接。自动开关阀、流量计均与报警器电连接,当灌装头出现故障无法进行灌装时,流量计会检测到,然后将信号传输到报警器中,报警器开始进行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有效的防止由于灌装头过多,单个出现故障,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导致出现灌装错漏的现象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江化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江化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68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