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71481.7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55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筠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筠培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丁鹏 |
地址: | 314513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公交 车上 扶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包括第一主扶手杆、第二主扶手杆、副扶手杆、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副扶手杆呈圆弧状;所述第一主扶手杆上端与第一固定座连接,下端与副扶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扶手杆下端与第二固定座连接,上端与副扶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与公交车的车厢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与公交车的车厢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主扶手杆和副扶手杆的配合设置,实现了在公交车拥挤的环境中,提供更多的扶手;既减少了不同人员之间的接触,又降低了人员受伤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
背景技术
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乘坐公交车出行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但公交车经常碰到非常拥挤的状况,特别是城市学生的上学和放学时间段、工人上下班期间以及喜庆节假日等人流量比较大的时间段,人们在乘坐公交车时往往很多人都是没有座位,都是站在车厢内走廊中,为防止公交车开停车或刹车时乘客摔倒,公交车内走廊附近都设有扶手杆和手环供乘客抓住来保持身体平衡,且扶手杆都是单根设计。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扶手杆和手环都存在许多不足,比如,个子比较矮的乘客抓不到手环,乘客比较多时单根设计的扶手杆根本不够用,很多时候乘客没有办法找到固定物体来保持身体平衡,每当公交车启动和刹车时容易导致乘客摔倒或碰撞,严重情况时会导致人员受伤。
基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主扶手杆和副扶手杆的配合设置,实现了在公交车拥挤的环境中,提供更多的扶手;既减少了不同人员之间的接触,又降低了人员受伤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包括第一主扶手杆、第二主扶手杆、副扶手杆、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副扶手杆呈圆弧状;
所述第一主扶手杆上端与第一固定座连接,下端与副扶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扶手杆下端与第二固定座连接,上端与副扶手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与公交车的车厢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与公交车的车厢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主扶手杆和副扶手杆的配合设置,实现了在公交车拥挤的环境中,提供更多的扶手;既减少了不同人员之间的接触,又降低了人员受伤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副扶手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副扶手杆均匀分布在第一主扶手杆和第二主扶手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扶手杆、第二主扶手杆和副扶手杆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扶手杆上端与第一固定座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主扶手杆下端与第二固定座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均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扶手杆和第二主扶手杆的长度均为55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公交车上的扶手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主扶手杆和副扶手杆的配合设置,实现了在公交车拥挤的环境中,提供更多的扶手;既减少了不同人员之间的接触,又降低了人员受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筠培,未经张筠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1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翅片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