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镜头防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72562.9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13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曹月泽;王金星;郑满奎;李自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84 | 分类号: | H05B3/84;H05B3/02;H05B3/03;H05B1/02;G02B1/14;G02B7/00;G02B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严艳丽 |
地址: | 45400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镜头 装置 | ||
本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镜头防雾装置,包括承载框、防雾镜片、温湿度传感器、硅胶加热丝、接线端子、接线电极,其中承载框为闭合圆环状结构,且承载框内侧面设连接螺纹、定位槽,硅胶加热丝嵌于定位槽侧壁内表面,接线电极嵌于定位槽底部,防雾镜片侧表面嵌于定位槽内,且防雾镜片侧表面与接线电极电气连接,温湿度传感器嵌于承载框内表面,接线端子嵌于承载框外表面并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硅胶加热丝及接线电极电气连接。本新型一方面可实现快速与多种灯具、光学检测设备等光学设备配套使用的需要;另一方面便于实现故障排除及修复,提高使用寿命和降低使用成本;此外另可一定程度上降低除雾时水蒸气及高温气流造成的光线散射、折射等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辅助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组合式镜头防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诸如照明灯、监控摄像头镜头、望远镜、全站仪等光学设备运行时,光学镜头的照明、监控成像及测绘成像等工作的精度及可靠性,但这类设备在实际使用中,尤其是需要频繁在环境复杂的户外环境使用时,经常会因为环境中湿度过高等因素导致在镜头表面形成水雾,从而导致镜头的透光度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会在镜头上形成水渍并对镜头表面的镀膜层造成侵蚀,从而对镜头造成污染和损伤,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开发了多种的去雾设备,如专利申请号为“2016204519197”的“一种镜头除雾装置”,这类除雾设备虽然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结构相对固定,且需要借助专用的安装设备,从而一方面造成设备故障排除率低下,报废率高,严重影响了使用成本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安装定位难度相对较大,使用灵活性和通用性相对差;
此外当前所使用的各类镜头除雾设备,均采用对镜片整体加热方式进行,从而导致镜头前方在加热时易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及热空气,由于水蒸气和热空气与周边环境空气密度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由于温度加高,易形成上升气流,从而导致因镜头前端面空气气流稳定性差而影响入射到镜头内光线的折射率,从而造成光学设备最终运行效果及精度收到影响。
因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组合式镜头防雾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解决现存的一些装备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镜头防雾装置,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除湿去雾效果好,一方面可实现快速与多种灯具、光学检测设备等光学设备配套使用的需要;另一方面可在有效去雾除湿作业的同时,有效提高本新型的结构调整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便于实现故障排除及修复,提高本新型的使用寿命和降低使用成本;此外另可一定程度上降低除雾时水蒸气及高温气流造成的光线散射、折射等缺陷,从而极大的提高光学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及运行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组合式镜头防雾装置,包括承载框、防雾镜片、温湿度传感器、硅胶加热丝、接线端子、接线电极,其中承载框为闭合圆环状结构,且承载框内侧面设连接螺纹、定位槽,硅胶加热丝至少两条,分别嵌于定位槽侧壁内表面,接线电极至少两条,嵌于定位槽底部并环绕定位槽轴线均布,防雾镜片嵌于承载框内,其侧表面嵌于定位槽内并与承载框同轴分布,且防雾镜片侧表面与接线电极电气连接,并与硅胶加热丝相抵,温湿度传感器嵌于承载框内表面,并位于防雾镜片前方,接线端子至少一个,嵌于承载框外表面并分别与温湿度传感器、硅胶加热丝及接线电极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螺纹共两条,对称分布在定位槽前方及后方两侧,在连接螺纹对应的承载框总长度不大于承载框长度的30%—60%,承载槽宽度为1—5毫米,深度为承载框壁厚的1/4—2/3,且防雾镜片前方位置的承载框侧壁上均布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轴线与承载框垂直分布并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的接线电极包括至少一个正极及至少一个负极,且正极和负极以承载框轴线对称分布,且相邻的正极和负极之间通过绝缘垫块相互绝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25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旋涡节能型水泵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自动出炉机器人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