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码头水上岸电充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73249.7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4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轶;李凝霜;朱毅;曹亮;梁峰;彭勇;郭敬屏;朱瑶;朱定宇;陈笑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码头 水上 充电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码头水上岸电充电站,涉及电力系统供配电技术领域。它包括限位杆,水上浮趸模块,电缆收放盘,隔离变压器,岸电桩,岸电电缆。本实用新型现场施工简便快捷,施工周期短,环境适应性强,大大节省建造费用及施工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供配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自适应码头水上岸电充电站。
背景技术
在船舶靠港停泊时,采用辅机发电的方式为船舶的用电设备提供电力保障,辅机燃烧柴油等化石燃料发电后,所排放的CO2、NOx和SOx等对港口的空气和水体环境产生污染。为建设绿色高效的港口、码头,在沿海和内河,岸电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
针对斜坡式内河港口码头,船舶依靠港口趸船停靠,一年中丰水期与枯水期的水位差较大,现大部分港口码头的基础配套设施不齐全,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对岸电系统船岸的连接造成很多困难。这一类环境和情况下的岸电系统暂无较好的统一解决办法。
因此,研发一种自适应码头水上岸电充电站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适应码头水上岸电充电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自适应码头水上岸电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伸出水面、另一端打入水底地面的限位杆,位于限位杆四周、且浮于水面的水上浮趸模块,套装在限位杆上、且固定在水上浮趸模块上的电缆收放盘,位于限位杆左右两侧、且固定在水上浮趸模块上的隔离变压器,位于隔离变压器左右两侧、且固定在水上浮趸模块上的岸电桩,由水下沿限位杆与电缆收放盘连接的岸电电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上浮趸模块的底部与限位杆的接触处和电缆收放盘的底部与限位杆的接触处均设置有滑动滚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位于电缆收放盘后侧、且固定在水上浮趸模块上的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与岸电电缆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缆收放盘、隔离变压器、岸电桩和配电箱通过固定支撑钢槽固定在水上浮趸模块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杆顶部有警示监控系统;所述警示监控系统包括避雷针、警示灯、监控器和风光发电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上浮趸模块四周围有栏杆。
与现有技术想不,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备独立安装,避免在趸船吊装作业时受到损坏;在水位发生变化时,电源电缆与充电台自动适应水位并作出相应调整,简化了系统的设计方案,降低了现场环境对岸电系统建设和使用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整体设备均采用模块化安装,可随码头规模及需要随意组合相应规模及形状的充电平台。
3)本实用新型现场施工简便快捷,施工周期短,环境适应性强,大大节省建造费用及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自适应码头水上岸电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伸出水面91、另一端打入水底地面92的限位杆1,位于限位杆1四周、且浮于水面的水上浮趸模块2,套装在限位杆1上、且固定在水上浮趸模块2上的电缆收放盘3,位于限位杆1左右两侧、且固定在水上浮趸模块2上的隔离变压器4,位于隔离变压器4左右两侧、且固定在水上浮趸模块2上的岸电桩5,由水下沿限位杆1与电缆收放盘3连接的岸电电缆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32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