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78369.6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6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谭忠志;王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鑫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8/22 | 分类号: | F24F8/22;F24F8/108;F24F8/158;F24F8/50;F24F8/80;F24F13/28;F24F11/88;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东莞市中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1 | 代理人: | 姚美叶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空气 消毒 | ||
1.一种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包括一机壳,在该机壳内部具有一容置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容置腔内的至少一紫外线杀菌灯管、及设置于容置腔内的一空气过滤组件,其中,在该机壳上且位于容置腔一端具有一进风口,另一端具有一出风口,该进风口至出风口之间形成一紫外线消毒通道;该空气过滤组件位于进风口与紫外线杀菌灯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包括靠近进风口一侧的一PM2.5过滤网、及位于PM2.5过滤网与紫外线杀菌灯管之间的一活性炭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置腔内且位于进风口与空气过滤组件之间设置有一香薰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置腔内且靠近出风口一侧设置有一隔板,该隔板上形成有一挡光区、及位于挡光区外围的一透风区,在该透风区上开设有数个透风孔,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管端部设置于挡光区上,且朝挡光区的横向延伸区域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置腔内且位于进风口位置处设置有一抽风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包括一单片机、电连接于单片机的一电源电路模块、及电连接于单片机的一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模块包括一灯管控制单元,其中,该灯管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RELAY1、随机相位光隔离TRIAC驱动器U3、双向可控硅晶闸管Q2、二极管D6、三极管Q3、三极管Q4、电阻R22、电阻R35、电阻R38、电阻R42、电阻R7,其中,该继电器RELAY1的第1引脚分别连接至双向可控硅晶闸管Q2的第2引脚、及随机相位光隔离TRIAC驱动器U3的第6引脚;该继电器RELAY1的第4引脚连接至二极管D6负极,该二极管D6正极分别连接至继电器RELAY1的第5引脚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该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至电阻R42一端,该电阻R42另一端连接至单片机,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该继电器RELAY1的第2引脚连接至紫外线杀菌灯管;该双向可控硅晶闸管Q2的第3引脚连接至电阻R7一端,该电阻R7另一端连接至随机相位光隔离TRIAC驱动器U3的第4引脚,该随机相位光隔离TRIAC驱动器U3的第1引脚连接至电阻R22,该随机相位光隔离TRIAC驱动器U3的第2引脚连接至三极管Q3的集电极,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及连接至电阻R38一端,该三极管Q3的基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38另一端与电阻R35一端,该电阻R35另一端连接至单片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紫外线空气消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模块包括降压稳压器芯片U5、正向低压降稳压器芯片U6、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8、发光二极管D6、极性电容C19、极性电容C25、电容C18、电容C20~C23、电容C26、电阻R36、电阻R37、电阻R40、电阻R41与电感L1,其中,该降压稳压器芯片U5的VIN管脚分别连接至二极管D4负极、二极管D5负极、极性电容C19正极与电容C20一端,该二极管D4正极端输入12V电压,该二极管D5正极分别连接至极性电容C19负极、电容C20另一端、电阻R40一端与降压稳压器芯片U5的GND管脚,该电阻R40另一端连接至降压稳压器芯片U5的RT/SY管脚;该降压稳压器芯片U5的FB管脚分别连接至电阻R36一端与电阻R37一端,该电阻R36另一端接地,该电阻R37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感L1一端、极性电容C25正极、电容C26一端、电阻R41一端、电容C23一端与正向低压降稳压器芯片U6的IN管脚;该电感L1另一端分别连接至电容C18一端、二极管D8负极与降压稳压器芯片U5的SW管脚,该电容C18另一端连接至降压稳压器芯片U5的BOOT管脚,该二极管D8正极接地;该极性电容C25负极分别连接至电容C26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6负极,该发光二极管D6正极连接至电阻R41另一端,该电容C23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正向低压降稳压器芯片U6的GND管脚、电容C21一端与电容C22一端;该正向低压降稳压器芯片U6的OUT管脚分别连接至电容C21另一端与电容C22另一端,并输出3.3V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鑫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鑫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83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车间用面料悬挂装置
- 下一篇:智能电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