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简易吊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78906.7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6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齐圣鑫;卢松;李庆达;李君;郭秋义;何景苏;王弼栋;孙毅;冯成林;刘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2 | 分类号: | B66C1/22;B66C1/66;E04G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砌块 简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简易吊运装置,包括:吊笼框体,吊笼框体上下端敞口,吊笼框体的上端位于前后侧的位置均间隔焊接固定有两个用于起吊的吊耳,吊笼框体的下端位于前后侧的位置均间隔焊接固定有两个第一穿设耳;承托钢管,承托钢管为两个,且每个承托钢管分别穿设于前后侧的两个第一穿设耳内。塔吊或汽车吊通过四个吊耳将吊笼框体提起,垂直向下套入堆码好的加气块中,然后将承托钢管穿过第一穿设耳和加气块底座上的通孔,然后起吊至卸料平台即可,实现了对加气块的快速起吊,省去了二次搬运的过程,可随用随吊,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材料垂直运输效率得以提高。并且该吊笼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简易吊运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二次结构,一般在施工电梯安装完成后开始施工,砌筑材料使用施工电梯进行垂直运输。但对于工期紧张,二次结构施工插入较早,施工电梯未安装的工况,则需要使用塔吊或汽车吊进行材料吊运,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块)的吊运。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二次结构提前插入时使用塔吊或汽车吊吊运加气块时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简易吊运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二次结构提前插入时使用塔吊或汽车吊吊运加气块时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简易吊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简易吊运装置,包括:
吊笼框体,所述吊笼框体上下端敞口,所述吊笼框体的上端位于前后侧的位置均间隔焊接固定有两个用于起吊的吊耳,所述吊笼框体的下端位于前后侧的位置均间隔焊接固定有两个第一穿设耳;
承托钢管,所述承托钢管为两个,且每个所述承托钢管分别穿设于前后侧的两个所述第一穿设耳内。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简易吊运装置,塔吊或汽车吊通过四个吊耳将吊笼框体提起,垂直向下套入堆码好的加气块中,然后将承托钢管穿过第一穿设耳和加气块底座上的通孔,然后起吊至卸料平台即可。从而实现了对加气块的快速起吊,省去了二次搬运的过程,可随用随吊,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材料垂直运输效率得以提高。并且该吊笼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钢管靠近一端的位置穿固焊接有第一止挡杆,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穿设有第二止挡杆,所述第一止挡杆位于所述吊笼框体下端后侧的第一下钢梁外侧,所述第二止挡杆卡固在位于所述吊笼框体下端前侧的第二下钢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止挡杆和第二止挡杆的设置,有效保证了在起吊过程中,承托钢管不会从第一穿设耳中掉出,保证使用安装性。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钢管靠近另一端的位置开设有用于所述第二止挡杆穿过的第一穿设孔,所述第二止挡杆为U型结构,且所述第二止挡杆上的一条边位于所述第二下钢梁外侧,且穿过所述第一穿设孔,另一条边位于所述第二下钢梁的内侧,以将所述第二止挡杆卡固在所述第二下钢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利用U型的第二止挡杆卡固在第二下钢梁上,从而保证了第二止挡杆不会从第一穿设孔中掉出。
进一步的,所述吊笼框体的上端位于前后侧的位置均间隔焊接固定有两个第二穿设耳,所述第二穿设耳位于所述吊耳外侧,还包括限位钢管,所述限位钢管为两个,且每个所述限位钢管分别穿设于前后侧的两个所述第二穿设耳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避免加气块经吊笼框体的上端敞口掉出,提高安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78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