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起吊综采工作面重物的液压葫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0329.5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3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倪化良;许鑫;成志亮;冯浩楠;徐慧芳;杨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3/18 | 分类号: | B66D3/18;B66D3/26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48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起吊 工作面 重物 液压 葫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井下工作面起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起吊综采工作面重物的液压葫芦装置;为了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包括手拉葫芦、液压马达、液压可控阀组,液压马达经液压管路联通液压可控阀组;还包括承载基座,手拉葫芦和液压马达固定在承载基座上,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联接有驱动链轮,驱动链轮与手拉葫芦的手拉链条咬合,驱动链轮的轮径小于手拉葫芦的手拉链轮的轮径。本实用新型在工作面的推广应用实现了高效回收端头和端尾单体柱,实现高效拖移、起吊设备和配件,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增强了工作面端头、端尾维护的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井下工作面起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起吊综采工作面重物的液压葫芦装置。
背景技术
综采工作面现状机头区段压力较大,三角区顶板破碎,底板底鼓严重,端头超前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π型钢梁架棚,加强顶板维护,单体柱穿底严重时达到1米以上,转载机两侧空间狭小,回柱安全系数低,特别是单体支柱插底严重,没有现成的起吊、回收设备,人工回柱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安全生产。机尾切顶线处顶板压力大,破碎严重,老塘垮落的矸石经常埋压单体柱,人工回柱安全系数低。检修班更换设备和配件时拖移、起吊重物工作量大,井下使用的手拉葫芦,操作繁琐,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综采工作面的上述现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提高开机率,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起吊综采工作面重物的液压葫芦装置;包括手拉葫芦、液压马达、液压可控阀组,液压马达经液压管路联通液压可控阀组;还包括承载基座,手拉葫芦和液压马达固定在承载基座上,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联接有驱动链轮,驱动链轮与手拉葫芦的手拉链条咬合,驱动链轮的轮径小于手拉葫芦的手拉链轮的轮径。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马达位于手拉葫芦下方,驱动链轮的中心与手拉链轮的中心在同一纵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链轮与手拉链轮的传动比为4.75:1。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基座是钢板,钢板上开有螺栓孔,手拉葫芦和液压马达通过螺栓安装在钢板的相应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起吊综采工作面重物的液压葫芦装置,在原手拉葫芦的基础上改进为液压葫芦,减少工人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老旧设备得以利用,节省了设备换代的开支。液压马达上的小链轮驱动手拉葫芦的大链轮,使得液压马达的扭矩被放大,小功率的液压马达即可满足手拉葫芦的起重需求。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面的推广应用实现了高效回收端头和端尾单体柱,实现高效拖移、起吊设备和配件,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增强了工作面端头、端尾维护的安全系数,增强了设备起吊、拖移的安全系数。是适合采煤工作面使用的一种回收、起吊、拖移装置,制作简单,更适用于窄矮空间,运行平稳,易于操作,合理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基座;2-手拉链轮;3-手拉链条;4-驱动链轮;5-液压马达;6-手拉葫芦;7-液压可控阀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而不代表产品的实际比例和真实形状,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结构相同或功能相同但结构相似的部分。
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它也可以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该产品时允许的误差。另外,“垂直”不仅包括在空间中两物体直接相接的互相垂直,还包括在空间中两物体不相接时的互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0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