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GIS及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1301.3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4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闫亚刚;李忠富;孙鹏;王大伟;陈富国;赵献臣;杨卫国;蔡杰;李中旗;刘璐;黄坤鹏;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6 | 分类号: | H02G15/06;H02G15/04;H02B13/035;H02B13/065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凯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gis 用电 终端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GIS及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包括:筒体,其内设有电缆终端,电缆终端上导电连接有第一触头座,筒体具有第一筒口和第二筒口;端帽,设置在第二筒口处,用于封堵第二筒口;第一绝缘子,固设在第一筒口处,其上的嵌件内侧固设有第二触头座;第二绝缘子,处于第二筒口和端帽之间,第二绝缘子上的嵌件内侧固设有第三触头座,第三触头座与第一触头座之间形成第一断口,第三触头座与第二触头座之间形成第二断口;第一动触头,滑动装配在第一触头座或第三触头座上,以实现第一、第三触头座的导通和断开;第二动触头,滑动装配在第二触头座或第三触头座上,以实现第二、第三触头座的导通和断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GIS及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是连接电力电缆和GIS本体的必要装置,由于GIS本体和电力电缆的现场耐压试验参数不一致,因此需要分别对两者独立进行耐压试验。
目前,现有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筒体内设有电缆终端11,电缆终端11的下端连接电力电缆,电缆终端11的上端固设有电缆终端触头,电缆终端触头通过第一连接导体12、第二连接导体13与GIS本体导电连接。当对电力电缆进行耐压试验时,如图2所示,需要将第二连接导体13拆除,使耐压套管14通过相对较长的导电杆15与第一连接导体12导电连接,以对电缆终端11单独进行耐压试验;当对GIS本体进行耐压试验时,如图3所示,需要将第一连接导体12拆除,使耐压套管14通过相对较短的导电杆15与第二连接导体13连接,以对GIS本体单独进行耐压试验。
在上述的耐压试验过程中,需要反复拆装第一连接导体和第二连接导体以及更换不同长度的导电杆,不仅无法保证安装质量,而且也增加了劳动强度。此外,在拆装两个连接导体的过程中,需要向筒体内反复充放SF6气体,由于耐压试验对SF6气体的纯度要求较高,回收的SF6气体不能重复使用,造成较大的浪费,而且SF6气体充放时的泄露对大气污染也非常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分别对GIS本体和电力电缆进行耐压试验时,需要向筒体内反复充放SF6气体,而造成SF6气体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GIS。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包括:
筒体,其内设有电缆终端,电缆终端上导电连接有第一触头座,筒体具有第一筒口和第二筒口,第一筒口用于与GIS本体对接,第二筒口用于与耐压套管对接;
端帽,设置在第二筒口处,用于封堵第二筒口,在耐压试验时将端帽拆除;
第一绝缘子,固设在第一筒口处,其上的嵌件内侧固设有第二触头座,第二触头座用于与GIS本体导电连接;
第二绝缘子,处于第二筒口和端帽之间,第二绝缘子上的嵌件内侧固设有第三触头座,第三触头座与第一触头座之间形成第一断口,第三触头座与第二触头座之间形成第二断口;
第一动触头,滑动装配在第一触头座或第三触头座上,以实现第一、第三触头座的导通和断开;
第二动触头,滑动装配在第二触头座或第三触头座上,以实现第二、第三触头座的导通和断开。
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中的GIS用电缆终端连接装置在进行GIS本体和电力电缆耐压试验时,无需对筒体反复充放绝缘气体,避免了SF6气体的浪费和对大气的污染;此外,不仅不需要反复拆装筒体内的连接导体,而且也不需要更换耐压套管内的导电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1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