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清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1666.6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4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浦瑞克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82 | 分类号: | A47L11/282;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圳博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王芬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清洁 机器人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清洁组件包括中刷基座、第一中刷和第二中刷,所述第一中刷和第二中刷前后并排安装在所述中刷基座内,所述中刷基座的上表面对应第一中刷处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用于向第一中刷喷洒清水,所述中刷基座上还设有污水收集口,所述污水收集口用于收集清洁机器人工作时产生的污水。本实用新型具备污水自吸收模块,避免污水残留地面带来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清洁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清洁器机器人多数用于清扫房间中的灰尘以清洁房间,现有市面上的清洁机器人均通过从其内部所包括的风机产生的吸力收集灰尘和疏松碎屑物。而清扫的目的除了灰尘外,还需要对地面进行清洗才是彻底的清洁方案,为此市面上也出现了扫地拖地一体的机器人,其通过内置水箱将扫地后的地面进行拖地清洗,但随着清洗的进行,其上的拖把附着的污渍越来越多,清洗地面的效果不仅降低,还会对已经清洗的地面带来二次污染,严重影响地面的清洗,为此,如何将清洗后产生的污渍及时处理,保证地面清洗的有效性,是清洁机器人面临的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清洁组件,旨在解决所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清洁机器人的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中刷基座、第一中刷和第二中刷,所述第一中刷和第二中刷前后并排安装在所述中刷基座内,所述中刷基座的上表面对应第一中刷处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用于向第一中刷喷洒清水,所述中刷基座上还设有污水收集口,所述污水收集口用于收集清洁机器人工作时产生的污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刷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一刷条,所述第一刷条包裹在第一转动轴外围;所述第二中刷包括第二转动轴和第二刷条,所述第二刷条包裹在第二转动轴外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刷条为带刷拖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刷条为拖布或毛刷。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槽底部开设有多个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中刷基座底部两端开设有中刷安装位,所述中刷安装位用于安装所述第一中刷和第二中刷。
进一步的,所述中刷基座邻近第一中刷的侧边设有安装扣,所述安装扣用于将清洁组件扣接在清洁机器人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中刷基座邻近第二中刷的侧边还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用于配合安装扣将清洁组件安装到清洁机器人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双中刷设计,具备污水自吸收功能,避免污水残留地面带来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中刷和第二中刷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中刷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刷基座内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中刷基座;2、安装扣;3、出水槽;31、出水孔;4、污水收集口;5、中刷安装位;6、卡接口;7、第一中刷;71、第一转动轴;72、第一刷条;8、第二中刷;81、第二转动轴;82、第二刷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浦瑞克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浦瑞克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1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降尘型微粉定量给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测试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