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施工现场智能考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1969.8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19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昌师;张永识;徐超峰;靳雨柱;冯海青;张永奈;姚兰波;赵勇;刘鑫;吕继龙;李健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博诺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10 | 分类号: | G07C1/10;G06K9/00;H04N7/18;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识别 施工现场 智能 考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人脸识别的施工现场智能考勤系统,包括:智能人脸识别摄像机,用于自动采集变电施工现场和线路施工现场的人员视频数据并进行人脸图像分析获取施工现场考勤结果;普通摄像机,用于经过改装升级后采集视频数据并进行进行人脸图像分析获取施工现场考勤结果;远程监控模块,用于接收施工现场监控视频、接收智能人脸识别摄像机和普通摄像机的施工现场考勤结果并进行综合管理分析;考勤信息实时展示模块,用于显示人员考勤成功与失败信息。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别在变电施工现场、线路施工现场两个部分设置智能人脸识别摄像机,且不同施工现场采用不同安装方式便于实现全面的施工现场的考勤管理和作业监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考勤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施工现场智能考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智能考勤管理系统适应信息的时代需要,作为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必须在功能上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求,成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传统出入口系统主要为密码、卡片、指纹等门禁系统。此类型系统有些容易丢失、复制而无法精确辨识身份,而指纹只能留下通行记录而无实际通行实时照片,且当前指纹套”的出现,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均有不足。目前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数量大、管理复杂困难,工地进出随意,对于工伤纠纷等无法数据化管理,是否顶替上岗、虚报工时也无法查询可靠地记录和数据。因此创造一个安全的、数字现代化的、智能化的智能考勤管理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现有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1)非无感人脸识别模式进出施工现场导致考勤管理不方便;(2)人员进出数据信息没有不能统一全面记录查询;(3)无法分析施工人员历史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施工现场智能考勤系统,包括:
智能人脸识别摄像机,用于自动采集变电施工现场和线路施工现场的人员视频数据并进行人脸图像分析获取施工现场考勤结果;
普通摄像机,用于经过改装升级后采集变电施工现场的人员视频数据并进行进行人脸图像分析获取施工现场考勤结果;
远程监控模块,用于接收施工现场监控视频、接收智能人脸识别摄像机和普通摄像机的施工现场考勤结果并进行综合管理分析;
考勤信息实时展示模块,用于变电施工现场内与智能人脸识别摄像机连接,显示人员考勤成功与失败信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智能人脸识别摄像机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摄像主体、U型底座和底盘,所述摄像主体位于U型底座内,且U型底座内侧壁转动设有转动杆,所述摄像主体贯穿固定于转动杆上,所述转动杆连接镜头拍摄角度调节控制电路模块,用于实现转动杆的抓动角度与转动速度控制,所述U型底座与底盘水平转动连接,所述摄像主体外壳的同一侧面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红外灯组、光敏传感器和镜头,所述红外灯组外侧设有用于保护红外灯组的防护罩,所述U型底座外壳上设有SIM卡和TF卡卡槽,所述底盘外壳上设有电源开关和摄像机状态显示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智能人脸识别摄像机还包括与底盘固连的航空头接口,用于外接电源充电器、网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智能人脸识别摄像机内部设有:
中央处理器以及与中央处理器连接的:
镜头拍摄角度调节控制电路模块,用于根据中央处理器的控制指令分别控制摄像主体和U型底座之间的上下方向转动,以及U型底座和底盘之间的水平转动;
活体检测红外电路模块,用于将光敏传感器采集的光线强度信息传输至中央处理器,还用于接收中央处理器红外灯组开关控制指令控制红外灯组的开关,还用于将红外灯组采集的红外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器进行活体检测;
视频图像采集模块,包括与镜头输出端电性连接的图像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博诺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博诺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19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气电立焊自主移动式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犬类绝育手术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