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术后康复用颈椎曲度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4143.7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8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学军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代理公司: | 西安达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68 | 代理人: | 颜田庆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术后 康复 曲度 固定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术后康复用颈椎曲度固定机构,其在固定板的第一侧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充气结构,固定板上还设置有自动拉伸结构;充气结构包括通过包括通气管连接的气囊和充气球,气囊设置于固定板第一侧面的中间位置;自动拉伸结构至少包括用于托住患者下巴的支撑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充气结构,当患者调节好支撑带的承托位置后,下巴被抬起,此时患者颈部靠在气囊上,通过捏动挤压充气球向气囊内充气,气囊鼓起,对患者颈部缓慢施压,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恢复状态来调整曲度,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颈椎术后康复用颈椎曲度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颈椎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在医院住院观察一段时间,在此期间需佩戴专业的护颈套来对颈部进行固定,防止颈部二次受伤,同时辅以康复器械进行锻炼恢复,但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一款颈椎曲度固定装置供患者在家中每日进行曲度矫正与锻炼,因此需设计一款新型颈椎术后康复用颈椎曲度固定机构,帮助患者缩短恢复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术后康复用颈椎曲度固定机构,可以实现患者在家中对颈椎曲度进行固定,从而加快治疗康复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椎术后康复用颈椎曲度固定机构,包括地脚和竖直设置于所述地脚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第一侧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充气结构,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自动拉伸结构;
所述充气结构包括通过包括通气管连接的气囊和充气球,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第一侧面的中间位置;
所述自动拉伸结构至少包括用于托住患者下巴的支撑带,所述支撑带位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一侧面,所述自动拉伸结构用于根据患者身高调整所述支撑带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结构还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充气球的放置盒,所述放置盒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一侧面。
优选的,所述自动拉伸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第二侧面的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螺纹套,所述固定板的第二侧面沿竖向设置有滑槽,所述螺纹套的一侧嵌在所述滑槽内部并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螺纹套的顶端连接有拉绳,所述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导向辊,所述拉绳绕于所述导向辊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第一侧面,所述拉绳的末端通过固定扣于所述支撑带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拉绳自导向辊绕卷处分为两股并关于导向辊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拉绳与螺纹套之间设置有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带的内侧粘接有吸汗海绵。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第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第一侧面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横向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设置有两个限位套,两个所述限位套嵌在移动槽的内部并与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顶端和底端沿所述移动槽方向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限位套上连接有与所述固定孔相适应的固定螺栓,所述拉绳分别贯穿两个所述限位套、并通过固定扣与所述支撑带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颈椎术后康复用颈椎曲度固定机构不仅实现了舒适度较高,实现了快速调整曲度,而且实现了安全防护性强,具体来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放置盒、充气球、通气管和气囊,当患者调节好支撑带的承托位置后,下巴被抬起,此时患者颈部位于气囊一侧,从放置盒中取下充气球,不断捏动挤压充气球,通过通气管向气囊内充气,气囊鼓起,对患者颈部缓慢施压,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恢复状态来调整曲度,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学军,未经杨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41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熟料的降尘装置
- 下一篇:改良版输液港病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