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壶涂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4350.2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94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梁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博莱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9/04 | 分类号: | B05B9/04;B05B13/06;A47J47/01;A47J47/08;A47J36/04 |
代理公司: | 南昌科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3 | 代理人: | 刘福来 |
地址: | 3308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油壶 涂层 装置 | ||
一种新型油壶涂层装置,其中料源内部盛放涂层材料浆料并设于运输机一侧;升降台的竖直台身上套装了升降座,伸缩气缸固定于升降台顶部,其伸缩杆连于升降座;升降座上端面装有旋转气缸,旋转气缸输出轴穿过升降座与竖杆连接,竖杆下端设有喷球,喷球表面以等距设有多个喷嘴,其内腔通过导管与料源连接。利用喷球球面上阵列分布的喷嘴,在伸缩、旋转气缸机构的作用下对油壶内腔喷涂一层均匀布置的涂层,同时通过涂层材料的设置可分别生产出具有疏油、遮光、防腐功能的油壶,以应对各种场合所需要的储存条件,如二氧化硅疏油层可促进食用油的完全脱除,二氧化钛遮光层、陶瓷防腐层可分别适用于高温、腐蚀气体环境的储存,提高油壶产品的保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容器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油壶涂层装置。
背景技术
油壶是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常用设备,在食用、工业用油的储藏、运输中,需要使用油壶容器对油类产品进行封装。常规设备生产的油壶物理强度及化学性质均符合一般使用规范,可有效确保油类的储藏品质,但是,常规技术制造油壶的品种单一,其保质性能不够理想,人们在每次用尽整壶油产品之后,油壶内壁残余的旧油难以倾倒、清洗,并且,用户习惯于直接灌入新油,致使旧油不能被及时用尽并在长期接触空气后发生酸败现象,从而导致整壶新油受到污染,如果是盛装食用油的油壶,用户长期食用这种受到酸败旧油污染的新油,将会引起食物中毒及致癌风险;并且,现有注塑、吹塑等工艺所生产油壶中的塑料成分在高温、强光、腐蚀气体下容易被油脂溶解析出,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现有技术所生产的油壶存在的诸多缺陷需要一种新的方案进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油壶涂层装置,用以生产具有高品质封装保质功能的油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新型油壶涂层装置,包括运输机、料源、升降台、升降座、伸缩气缸、旋转气缸、竖杆、喷球。其中,所述运输机具有输送物料的功能,所述料源内部盛放涂层材料浆料,并设置于运输机一侧;所述升降台也设置于运输机一侧,升降台呈立式台座形状,在其竖直台身之上套合安装了所述升降座,所述伸缩气缸缸身固定于升降台顶部,伸缩气缸伸缩杆连接于升降座;升降座上端面固定装有所述旋转气缸,旋转气缸输出轴穿过升降座并通过联轴器与下方的所述竖杆连接,竖杆杆身下端设有所述喷球,喷球呈球状容器,其表面以等距阵列方式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喷嘴,同时,喷球内腔通过导管与料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机包括运输架、至少二个滚筒、传送带、电机、多个卡板,所述运输架内部的两端端头分别装有一个所述滚筒,二个滚筒通过所述传送带形成传动连接,所述电机机身固定于运输架之上,电机输出轴连接于一端的滚筒,使其通过滚筒可带动传送带运转,多个所述卡板以等距阵列方式布置于传送带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料源包括输送泵、储液罐、输送管,所述储液罐内部存有涂层材料浆料,并通过所述输送管与所述输送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输送泵具有流体输送功能,其输出端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喷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中段通过管夹固定于所述升降座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幅度为0~180°。
进一步的,所述涂层材料浆料为二氧化硅分散液。
进一步的,所述涂层材料浆料为二氧化钛分散液。
进一步的,所述涂层材料浆料为陶瓷分散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喷球球面上阵列分布的喷嘴,在伸缩、旋转气缸机构的作用下对油壶内腔喷涂一层均匀布置的涂层,同时通过涂层材料的设置可分别生产出具有疏油、遮光、防腐功能的油壶,以应对各种场合所需要的储存条件,例如二氧化硅疏油层可促进家用食用油的完全脱除与清洗,二氧化钛遮光层、陶瓷防腐层可分别适用于高温、腐蚀气体环境的储存,以此方式实现油壶生产品种的多样化,并提高了油壶产品针对各类场合的保质性能,保障了油脂产品的食用或使用品质,具有较好的经济、实用与推广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博莱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博莱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43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