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韧铝合金的淬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5784.4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2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赵霞;孙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2F1/04;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娜 |
地址: | 250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韧 铝合金 淬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淬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韧铝合金的淬火装置,包括、淬火箱和冷却水箱,淬火箱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端右侧,底板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本装置的循环冷却水过程中设有污水净化器,使淬火后的冷却水在循环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带有杂质的现象,使得循环水泵再次将干净的冷却水对铝合金进行淬火工作时,冷却水中不会有杂质附在铝合金表面,不影响铝合金的外观和品质,且本装置设有冷风机,由于冷却水对铝合金淬火会产生大量的热气和水蒸气,从而使得热气不会长存在淬火箱内,不会影响本装置对铝合金的淬火进度,提高铝合金淬火后的强韧度,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淬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韧铝合金的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的强度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且其塑性好,能够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的使用量仅次于钢,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铝合金型材特别是工业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现有的高强韧铝合金的淬火装置结构设计单一,由于淬火后的冷却水在循环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带有杂质的现象,使循环水泵再次将带有杂质的冷却水对铝合金进行淬火工作时,冷却水中的杂质会附在铝合金表面,影响铝合金的外观和品质,且现有的高强韧铝合金的淬火装置没有加装冷风机,由于冷却水对铝合金淬火会产生大量的热气和水蒸气,使得热气存在淬火箱内会影响冷却水对铝合金的淬火进度,铝合金的淬火时间延长会对铝合金的强韧度降低,不利于实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韧铝合金的淬火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高强韧铝合金的淬火装置结构设计单一,由于淬火后的冷却水在循环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带有杂质的现象,使循环水泵再次将带有杂质的冷却水对铝合金进行淬火工作时,冷却水中的杂质会附在铝合金表面,影响铝合金的外观和品质,且现有的高强韧铝合金的淬火装置没有加装冷风机,由于冷却水对铝合金淬火会产生大量的热气和水蒸气,使得热气存在淬火箱内会影响冷却水对铝合金的淬火进度,铝合金的淬火时间延长会对铝合金的强韧度降低,不利于实际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强韧铝合金的淬火装置,包括底板、淬火箱和冷却水箱,所述淬火箱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端右侧,所述底板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箱;
所述淬火箱的内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污水箱,所述支撑杆的内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置物板,所述淬火箱的左侧下端贯通连接有污水出管,所述污水出管的左侧贯通连接有污水净化器,所述淬火箱的左侧上端贯通连接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右侧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喷嘴,所述淬火箱的上端中部贯通连接有冷风管,所述淬火箱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冷风机,所述冷却水箱的内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制冷器,所述冷却水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循环水泵,所述底板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车轮支架,所述车轮支架的下侧分别活动连接有刹车片和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风机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冷风机的横切面贯通连接有冷风出管,所述冷风机的左侧镶嵌连接有通风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净化器的左侧贯通连接出水管,所述污水净化器的右侧贯通连接有进水管,且出水管和进水管以污水净化器为中心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净化器的内部分别活动连接有除杂滤芯和除味滤芯,所述污水净化器的上端均贯通连接有滤芯更换口,且除杂滤芯和除味滤芯为平行设置,并且除杂滤芯和除味滤芯外径与滤芯更换口的内径相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冷器共设有2个,且制冷器对称分布在冷却水箱内侧左右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57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热用智能开启球阀
- 下一篇:户外伴热电缆耐温差耐腐蚀表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