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渣机回转进料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6509.4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8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鹏;戴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重庆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47 | 分类号: | F16J15/447;F16J15/34;F16L4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曾勇;罗贵飞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渣机 回转 进料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渣机回转进料密封装置,属于冷渣机进口密封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静环(2)和动环(3),静环(2)的一端面上设有密封槽(21),动环(3)端面上设有密封凸起(32),静环(2)套设在进料管(4)上,动环(3)的与冷渣机(5)进料口处的侧壁密封连接,使得静环(2)位于冷渣机(5)内部。将静环(2)套设在进料管(4)上,通过将密封凸起(32)对应卡入密封槽(21)内,实现动环(3)和静环(2)的密封,同时动环(3)的外缘直接与冷渣机(5)进料口处的侧壁密封连接,这种结构设置可减少冷渣机(2)密封泄露量,提高密封件的使用寿命。解决现有密封件易损坏,影响连续生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渣机回转进料密封装置,属于冷渣机进口密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运行过程中需要连续不断经冷渣机将红渣冷却后储存,行业内冷渣机密封多采用焊接在筒体上的迷宫式密封,唇片薄磨损快,使用寿命短,漏渣严重;更换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冷渣机和进料管的密封处密封件易损坏,影响连续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冷渣机回转进料密封装置,包括静环和动环,静环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密封槽,动环端面上设置有适配的密封凸起,且密封凸起对应卡入密封槽内,静环套设在进料管上,并与进料管密封连接,动环的外缘端面与冷渣机进料口处的侧壁密封连接,使得静环位于冷渣机内部。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动环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位于密封凸起的外缘侧,使得动环通过螺杆与冷渣机进料口处的外壁密封连接。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冷渣机进料口处的外壁上对应设置有螺纹孔,动环通过螺杆与冷渣机螺纹连接。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在冷渣机进料口处,螺纹孔设置在固定环上,动环与固定环螺纹连接。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固定环的内径大于静环的外径。
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固定环、静环和动环均为圆环结构。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动环和静环之间的间距为1至1.5mm。
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静环的端面上的密封槽包括U形槽和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U形槽径向内侧且为阶梯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将静环套设在进料管上,通过将密封凸起对应卡入密封槽内,实现动环和静环的密封,同时动环的外缘直接与冷渣机进料口处的侧壁连接,实现密封,这种结构设置可减少冷渣机密封泄露量,提高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减少锅炉排渣热损失,同时更换密封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环和静环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静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动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设置有固定环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动环、静环和固定环的爆战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是固定环,11是螺纹孔,2是静环,21是密封槽,3是动环,31是通孔,32是密封凸起,4是进料管,5是冷渣机,6是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重庆钛业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重庆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65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金属低噪音托辊轴承座
- 下一篇:一种便于补料的和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