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电起痕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6992.6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50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邓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高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漏电起痕试验机,具体涉及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包括固定脚轮和试验机主体,所述试验机主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固定脚轮,所述试验机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试验箱,所述试验箱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横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限位壳、螺旋轴、螺旋套、伺服电机、连接块和铂电极,当需要对试验物品进行施加电压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螺旋轴带动螺旋套和螺旋套一侧的连接块下降,连接块下降时铂电极则会对试验物品进行抵触,通过铂电极对试验物品进行抵触来对试验物品进行施加电压,以上操作均用于模拟潮湿的环境下,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和螺旋轴不仅便于对试验物品进行施加电压还方便拿取试验物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具体为漏电起痕试验机。
背景技术
漏电起痕试验机通常是对一些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进行检测的一种仪器,电子产品或者家用电器在出厂前,一般需要漏电起痕试验机对其进行漏电起痕测试,防止电子产品或者家用电器有质量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使用者对漏电起痕试验机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1)传统的漏电起痕试验机,不能均匀且准确的把试验溶液喷洒到绝缘皮的表面,实验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2)传统的漏电起痕试验机,不方便使铂电极对试验物品施加电压,实用性较差;
(3)传统的漏电起痕试验机,没有控制试验箱内部的温度,容易影响试验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漏电起痕试验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能均匀且准确的把试验溶液喷洒到绝缘皮的表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漏电起痕试验机,包括固定脚轮和试验机主体,所述试验机主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置有固定脚轮,所述试验机主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试验箱,所述试验箱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横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横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试验箱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试验机主体内部的一端活动铰接有观察门,所述观察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透明玻璃,所述观察门一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试验机主体一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所述试验箱内部底端的一侧设置有便于调节机构;
所述便于调节机构包括液体箱,所述液体箱设置在试验箱内部底端的一侧,所述液体箱的顶端设置有微量泵,所述微量泵的输出端和输出端分别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电磁阀,所述导管一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滴液管,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试验箱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底端贯穿液体箱的内部并且延伸至液体箱的底端,所述固定片设置在导管外部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由限位壳、螺旋轴、螺旋套、伺服电机、连接块和铂电极组成,所述限位壳固定连接在横板顶端的一侧,所述限位壳的顶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限位壳的内部设置有螺旋轴,所述螺旋轴的外部套接有螺旋套,所述螺旋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设置有铂电极。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螺旋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壳一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加热箱固定连接在试验箱内部的顶端,所述加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卡块,所述加热箱内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矩形卡槽,所述加热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矩形卡块嵌在矩形卡槽的内部,所述矩形卡块和矩形卡槽之间构成卡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高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高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6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