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卡扣的可读式负压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8017.9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86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党;李超;周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任远高 |
地址: | 2003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卡扣 可读 式负压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卡扣的可读式负压引流管,包括收纳收纳固定机构,贯穿收纳固定机构的管体,设置在管体一侧、且与管体连通的按压囊,设置在按压囊远离管体一侧、且与按压囊连通的排液机构,设置在管体远离按压囊一侧、且与管体连通的插入机构,沿管体轴向方向设置的刻度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卡扣的可读式负压引流管。
背景技术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研究证明,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法。
在当前的医疗工作中,需要改变引流管的插入深度,多余的引流管部分需要收纳,同时要保证整个引流过程的安全可靠性,需要将引流管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卡扣、可固定的可读式负压引流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卡扣的可读式负压引流管,包括收纳收纳固定机构,贯穿收纳固定机构的管体,设置在管体一侧、且与管体连通的按压囊,设置在按压囊远离管体一侧、且与按压囊连通的排液机构,设置在管体远离按压囊一侧、且与管体连通的插入机构,沿管体轴向方向设置的刻度线;
所述收纳固定机构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方、且顶部开口的收纳筒,位于底板侧面、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设置在第一固定带上的调节带扣,位于收纳筒侧壁且相对设置的两个镂空孔,位于收纳筒侧壁的两对卡扣槽,一端铰接在收纳筒侧壁、另一端卡接在一对卡扣槽内、用于遮挡镂空孔的卡扣板,由一个卡扣板与一个镂空孔之间的间隙构成的管体通过槽,以及设置在收纳筒中心的管线收纳柱,所述两个管体通过槽之间的连线与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之间的连线相互垂直,所述管体通过槽的口径小于管体直径。
所述按压囊表面设置有容积线。
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采用柔性皮革材料。
所述插入机构上设置有针头。
所述管体通过槽为圆形槽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在管体上设置刻度线,有效地解决了治疗过程中需要设置插入深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卡扣板和镂空孔之间的间隙构成管体通过槽,管体通过槽的口径小于管体,从而有效地将管体固定在卡设在管体通过槽。
(3)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在收纳筒顶部开口,并在中心设置管线收纳柱,有效地将多余的管体收纳在收纳筒内。
(4)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在底板上相对两侧设置固定带和调节带扣,有效地将整个收纳固定机构固定在人体表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纳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80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磁悬浮的体外凝血功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胆式玻璃纤维缠绕化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