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大直径井底动力钻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8709.3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3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姬玉平;袁志坚;刘永峰;刘卫娟;杨樱花;王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豫中地质勘查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00 | 分类号: | E21B4/00;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直径 井底 动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大直径井底动力钻具,包括钻具本体,所述钻具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总成,且传动轴总成的外表面开设有嵌入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截面为半环型第一固定罩和第二固定罩构成的稳定器包覆在传动轴总成外表面的环形嵌入槽内,促使第一固定罩和第二固定罩外表面的多个稳定棱显露,然后将两个定位环与传动轴总成嵌套连接,促使两个定位环的多个凸块分别通过插槽与多个稳定棱两端的插块插接,再通过将安装槽内的紧固螺栓贯穿通孔延伸至传动轴总成的螺纹槽内,实现第一固定罩和第二固定罩锁紧固定,采用这种方式,具有拆装便捷方便更换的优势,避免传统固定式稳定器因严重磨损而需要更换整个传动轴总成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大直径井底动力钻具。
背景技术
井下动力钻具在提高机械钻速、增加单只钻头进尺、减少每米钻井成本、实现井身轨迹定向控制和快速准确中靶以及确保井身质量和钻井安全性等方面,与传统的转盘钻井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目前,国内外开发和利用的井下动力钻具主要有三种,一是容积式螺杆钻具,二是叶片式涡轮钻具,三是电动钻具。
目前,螺杆钻具的传动轴总成外壳上通常固定设置有稳定器,稳定器是附有稳定棱起支承或扶正作用的对称或非对称凸起,起到保护钻杆并控制井眼轨迹、平整井壁的作用,且稳定棱与钻井井壁的摩擦来达到保护和稳定钻具的目的,而随着钻具的长时间作业,致使传动轴总成外壳上的稳定器发生严重磨损,需要直接更换整个传动轴总成,从而影响钻具的使用寿命。
为此,提出了一种组合式大直径井底动力钻具,具备组合连接、方便拆装更换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组合式大直径井底动力钻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大直径井底动力钻具,包括钻具本体,所述钻具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总成,且传动轴总成的外表面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内包覆有第一固定罩和第二固定罩,且第一固定罩和第二固定罩的外表面均焊接有稳定棱,所述稳定棱的端面焊接有插块,所述传动轴总成的表面嵌套连接有定位环,且定位环的表面对应稳定棱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一侧表面通过插槽与稳定棱的插块插接,所述凸块另一侧表面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侧面贯穿定位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的一端通过螺纹槽与传动轴总成外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固定罩和第二固定罩的截面均为半环型结构,且第一固定罩和第二固定罩的外表面均焊接有多个稳定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环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定位环分布在第一固定罩和第二固定罩的两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动轴总成外表面的嵌入槽为环形结构,且嵌入槽的两侧位于传动轴总成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螺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环的表面环绕焊接有多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凸块,且多个凸块与稳定棱一一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稳定棱的两端均焊接有插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豫中地质勘查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豫中地质勘查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8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