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电极离心雾化用除尘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8912.0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1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周葳;何安西;李建华;王渝川;唐海龙;张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容克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B08B5/04;B01D46/10;B22F9/10;B2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韦建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电极 离心 雾化 除尘 进料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电极离心雾化用除尘进料机构,包括雾化室与除尘总管,所述雾化室竖直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雾化室内部设置有电极棒料。本实用新型中,围绕旋转电极雾化用除尘进料机构的雾化室外部修建金属密封防护罩,并在各结合处和空隙做好了密封工作,保证气密性,在密封罩的上方开设通孔,便于与除尘总管的连接,除尘总管底部连接万向吸尘管,万向吸尘管下方设置有集尘罩,万向吸尘管可带动集尘罩移动,集尘罩对隔离空间以及进料口进行抽尘处理,消除了金属粉尘的无规则排放,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回收再利用物料的目的,进而提高了现有的旋转电极离心雾化用除尘进料机构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电极离心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电极离心雾化用除尘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雾化法,即雾化制粉法,是指将液体金属或合金直接破碎分散成所需要的粉末,而离心雾化的概念是熔融金属通过离心力的作用而粉碎成粉末的方法,所以二者是有区别的。其中雾化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用高压泵把浆体以十几兆帕的压力挤入喷嘴,经喷嘴导流槽后变为髙速旋转的液膜喷射出喷孔形成锥状雾化层的方法称为加压自喷式雾化;2、利用散料盘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为把浆体抛散、破碎成非常薄的液膜后,在散料盘的边缘与空气作高速相对运动的摩擦中雾化散出的方法称为离心雾化;3利用压缩空气的高压射流对料浆进行冲击粉碎,从而达到使料浆雾化粉碎目的的方法称为压缩空气喷吹式雾化;4、在真空中对料浆的雾化以达到粉碎目的的方法称为真空雾化;5、利用超声波能量来实现对液流的破碎称作超声波雾化。旋转电极雾化,用金属或合金制作成一对电极,通过放电使得金属端面与电弧接触区域变成熔融状态,再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力将金属液滴甩出,完成雾化过程。
目前,现有的旋转电极离心雾化用除尘进料机构仍存在不足之处,现有的旋转电极离心雾化用除尘进料机构采取动密封的方式,棒料与雾化室之间无法达到绝对的密封,而整个雾化室内由惰性气体保护,呈正压,所以在进行化料操作时在动密封处会产生一定的逸散物,对环境和操作人均存在一定的金属粉尘危害,部分现有的进料机构仅单纯设置了简单的防护罩,以防止棒料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飞离造成安全隐含,而并未考虑进料处存在的金属粉尘逸散,现有的旋转电极离心雾化用除尘进料机构极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操作人员健康,污染了环境,并且进料机构的工作效率低下,进而降低了现有的旋转电极离心雾化用除尘进料机构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旋转电极离心雾化用除尘进料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电极离心雾化用除尘进料机构,包括雾化室与除尘总管,所述雾化室竖直端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雾化室内部设置有电极棒料,所述雾化室竖直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罩,所述除尘总管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吸尘管,所述万向吸尘管底部固定连接有集尘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密封罩外表壁嵌设有观察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密封罩外表壁设置有罩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集尘罩呈弧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密封罩顶部开设有通孔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密封罩外表壁涂设有防腐涂层。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容克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容克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8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