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升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89310.7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5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何定;刘治;肖显高;周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千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刘贻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升压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适应升压电路,设置于音箱内,与音箱的主控芯片电连接,包括boost芯片、信号输出端及至少二升压控制单元,所述boost芯片与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boost芯片的信号输入端及使能端均与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boost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boost芯片的反馈端通过一第一电阻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端与第一电阻之间并接有一接地电阻,每一所述升压控制单元并接于boost芯片与信号输出端之间,包括一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与主控芯片连接,其源极与所述接地电阻连接,其漏极通过一第三电阻与信号输出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升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音频设备近几年在全球范围迅速普及,电池供电音频设备的发展迅速,便携式音频设备对电池供电的续航能力也提出了也来越高的要求。对于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电池容量,二是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减小损耗。对于提高电池容量,由于受到体积的限制,音频设备的便携性与续航能力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降低损耗成为当前提高音频设备续航能力的关键。
而在市面上便携式音频设备大多为固定电压输出,为满足大功率音频处理的供电需求,其固定电压较高,这种情况下,在中小功率音频处理时,也需要一直保持较高的电压范围,则升压效率降低了,从而降低整体的工作效率,且导致功率损耗较大,严重影响续航能力。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适应升压电路以根据所需输出信号的功率进行升压控制,提高升压效率,降低功率损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升压电路以根据所需输出信号的功率进行升压控制,提高升压效率,降低功率损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升压电路,设置于音箱内,与音箱的主控芯片电连接,包括boost芯片、信号输出端及至少二升压控制单元,所述boost芯片与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boost芯片的信号输入端及使能端均与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boost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boost芯片的反馈端通过一第一电阻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反馈端与第一电阻之间并接有一接地电阻,每一所述升压控制单元并接于boost芯片与信号输出端之间,包括一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与主控芯片连接,其源极与所述接地电阻连接,其漏极通过一第三电阻与信号输出端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MOS管为N沟道增强型MOS管。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升压控制单元的数目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自适应升压电路与音箱的主控芯片电连接,通过设置boost芯片、信号输出端及至少二升压控制单元,boost芯片与信号输出端连接,boost芯片的信号输入端及使能端均与主控芯片电连接以根据主控芯片的控制工作,其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boost芯片的反馈端通过一第一电阻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反馈端与第一电阻之间并接有一接地电阻,每一升压控制单元并接于boost芯片与信号输出端之间,包括一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与主控芯片连接,其源极与接地电阻连接,其漏极通过一第三电阻与信号输出端连接,通过主控芯片控制MOS管的开闭以控制信号输出端的输出电压,以根据所需输出信号的功率进行升压控制,提高升压效率,降低功率损耗,提高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适应升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适应升压电路的升压控制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千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千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89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沥青路面初期施工防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红外线辐射加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