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爆炸实验用爆轰减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91731.3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48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张海涛;董力哲;刘永旺;彭长华;吴建进;彭云昆;吴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3/00;F42D5/045;G01N3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灿 |
地址: | 650093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爆炸 实验 用爆轰 减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爆炸实验用爆轰减弱装置,包括中心筒、上底座、下底座、固定凸起、挂杆、挂绳和炸药,所述中心筒呈空心圆柱形设置,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分别可拆卸设于中心筒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固定凸起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固定凸起分别居中设于上底座和下底座与中心筒接触的一面上,所述挂杆可拆卸设于中心筒上端口径内,所述挂绳紧密连接设于挂杆上,所述炸药设于挂绳上,所述炸药设于中心筒内部。本实用新型属于爆破测试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抗高压、防水性好、实用性强、成本低廉的水下爆炸实验用爆轰减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爆破测试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下爆炸实验用爆轰减弱装置。
背景技术
炸药自发明初就表现出做工能力强、破坏力大和反应迅速等特点,早先用军事方面,随着人类的不断研究发展,已经发明出许多炸药品种,大致分为单质炸药和混合炸药,其中单质炸药由于威力巨大多用于军事方面,与其相比较混合炸药威力较小一般用于民用工程。炸药在爆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气体并且反应速度极快所以直接对炸药研究非常困难。1831年,英国人比克福德发明了安全导火索,为炸药的应用创造了方便,自此以后一百多年的发展,人们对探索炸药爆炸原理的研究一直不曾间断,有许多学者为了探寻炸药爆炸后的各项数据前赴后继,炸药之父诺贝尔更是丧失亲人。
国内外学者为了研究炸药的各项性能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测量炸药的原始数据,在此过程中不乏要借助各种实验仪器,近些年来使用水下爆炸测试的方法来测量炸药的数据实验成为主流,松本荣、聂树林、王尹军、张立等人都各自设计了不同的水下爆炸装置,来研究炸药的各项性能,但无疑由于炸药本身能量高,在爆炸瞬间产生强大的冲击波,所以只能通过小药量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际炸药爆炸时为了使炸药达到稳定爆轰必须要使炸药达到一定的直径。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人员安全考虑只能使用小药量炸药,所以往往在实验进行时炸药不能发生稳定爆轰,导致所测得的实验数据与真实数据有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抗高压、防水性好、实用性强、成本低廉的水下爆炸实验用爆轰减弱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爆炸实验用爆轰减弱装置,包括中心筒、上底座、下底座、固定凸起、挂杆、挂绳和炸药,所述中心筒呈空心圆柱形设置,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分别可拆卸设于中心筒的上端和下端,所述固定凸起呈圆环状设置,所述固定凸起分别居中设于上底座和下底座与中心筒接触的一面上,所述挂杆可拆卸设于中心筒上端口径内,所述挂绳紧密连接设于挂杆5上,所述炸药设于挂绳上,所述炸药设于中心筒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筒侧壁上固接设有固定绳索,所述固定绳索内设有传感器连接线,所述传感器连接线末端连接外部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筒采用合金钢材质制成,合金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腐蚀、耐低温、耐高温、无磁性等优点,在爆炸实验中不会变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凸起的外径等于中心筒的内径,使得上底座和下底座分别与中心筒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凸起侧壁上固接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筒的外径为175mm。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筒的内径为85mm。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凸起的高度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的厚度分别为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1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