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硅酮胶基料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91852.8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4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泉;俞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普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温开瑞 |
地址: | 5285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硅酮 胶基料 脱水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硅酮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硅酮胶基料脱水装置,包括釜体以及搅拌组件,其中,釜体顶部设有进料口,并且釜体顶部铰接有用于封盖进料口的釜盖,釜体底部设有出料口,并且出料口处设有用于泵送物料的胶泵,釜体顶部固设有横梁,搅拌组件设置于横梁上且伸入至釜体内腔,釜体嵌设于地面预设的基坑内,并且基坑内设有用于对横梁进行支撑以及升降以令釜体顶部外露于地面的升降组件。本申请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硅酮胶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硅酮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硅酮胶基料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硅酮胶是一种类似软膏,一旦接触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固化成一种坚韧的橡胶类固体的材料,硅酮胶因为常被用于玻璃方面的粘接和密封,所以俗称玻璃胶。
硅酮胶基料的制作通常是先将多种原料添加至反应釜内腔,通过反应釜的搅拌、加热、冷却而对多种原料进行分散混合,从而反应聚合以形成用于制作硅酮胶的基料。
现有的反应釜通常包括釜体以及设置于釜体顶部且伸入至釜体内腔的搅拌组件,其中,釜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并且釜体的顶部铰接有用于封盖进料口的釜盖,釜体底部的中心设有出料口,并且出料口处设有用于泵送物料的胶泵。使用时,多种原料由进料口直接添加至釜体内腔,由搅拌组件进行分散混合,以在釜体内腔反应聚合形成用于制作硅酮胶的基料。
但是,发明人认为,现有反应釜的进料口位置较高,工人需要将原料抬升至釜体顶部方可添加至釜体内腔,该过程费时费力,降低了硅酮胶的生产效率;因此,可作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硅酮胶的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的硅酮胶基料脱水装置。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效的硅酮胶基料脱水装置,包括釜体以及搅拌组件,其中,釜体顶部设有进料口,并且釜体顶部铰接有用于封盖进料口的釜盖,釜体底部设有出料口,并且出料口处设有用于泵送物料的胶泵,所述釜体顶部固设有横梁,所述搅拌组件设置于横梁上且伸入至釜体内腔,所述釜体嵌设于地面预设的基坑内,并且所述基坑内设有用于对横梁进行支撑以及升降以令釜体顶部外露于地面的升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釜体嵌设于生产车间的地面上预设的基坑内,并且通过升降组件以及横梁对釜体进行支撑以及升降,使得进料口与地面之间的竖直间距减小,便于工人将原料由进料口添加至釜体内腔进行分散混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从而提高硅酮胶的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单体液压支柱,其中,两个所述单体液压支柱底部均固设于基坑坑底,两个所述单体液压支柱顶部分别与横梁两端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单体液压支柱均能够利用液体压力产生工作阻力并实现升柱和卸载,通过控制两个单体液压支柱同时升柱或者卸载,即可实现对横梁以及釜体的竖直高度进行调整,使得进料口距离地面的高度便于工人进行投料操作。
可选的,所述釜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釜体、中釜体以及下釜体,其中,所述中釜体与上釜体之间以及中釜体与下釜体之间均通过若干预设的连接组件相连接,并且所述中釜体与上釜体之间以及中釜体与下釜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层能够使得中釜体与上釜体之间以及中釜体与下釜体之间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可选的,每个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连接杆以及锁紧件,其中,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于中釜体外周面上预设的铰接块上,所述连接杆远离铰接块的一端延伸并穿过上釜体外周面或者下釜体外周面上预设的卡块,并且连接杆远离铰接块的一端与所述锁紧件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釜体内腔进行清洁或者对搅拌组件进行维修时,通过旋动锁紧件能够解锁相对应的连接组件,实现对釜体进行拆分,以便于对釜体内腔进行清洁或者对搅拌组件进行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普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普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18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