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92087.1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8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帅;代文广;唐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50/14;H01H50/02;H01H50/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叶碎银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触点 高压 直流 继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内支撑罩、导向桶、两静触头、动触片、推动杆和辅助触点,内支撑罩设置在导向桶顶部,且二者围成第一绝缘室,动触片位于第一绝缘室中,并与两静触头配合构成主触点,且动触片由推动杆驱动;其特征在于:辅助触点包括动导电件和两电引出部,内支撑罩和导向桶还围成一位于第一绝缘室内的第二绝缘室,该动导电件和两电引出部的底部位于第二绝缘室中;动导电件通过一绝缘件与推动杆固定连接,且随着推动杆上下移动,该动导电件与两电引出部接触或分开;第二绝缘室侧面设有允许绝缘件上下运动的让位开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采用微动开关构成辅助触点回路所存在的容易失效、成本高、装配复杂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现有技术的高压直流继电器通常采用密封结构,密封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陶瓷密封,另一种是环氧密封。环氧密封型的高压直流继电器是将接触部分的触点部件、推动杆部件和磁路部分等零件密封在由内支撑罩和铁杯所围成的腔体中,具体是将两个静触头装在内支撑罩的顶部,并使静触点头底部容纳在内支撑罩内;将内支撑罩装在铁杯的上部,使内支撑罩与铁杯围成腔体;动簧片、推动杆部件和磁路部分等部件则分别装在腔体内,密封时,是将铁杯装入外壳中,并在内支撑罩的上端面上采用点胶(比如环氧树脂)方式形成一层胶体层,使内支撑罩、铁杯等部件被密封在外壳腔内,从而使得内支撑罩和铁杯所围成的腔体为密封的腔体。
由于环氧密封型高压直流继电器是由内支撑罩和导向桶形成绝缘腔室,而内支撑罩与导向桶均为塑料件,特别在高电压(如1000V)的使用环境下,灭弧性能不好,且随着通断次数的增加,动静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弧逐渐使塑料件碳化,使绝缘腔室的绝缘性能下降,因此目前环氧密封型高压直流电器的辅助触点回路位于绝缘腔室外部,且采用微动开关构成,以避免电弧打到辅助触点回路。这就对微动开关的要求较高,同时微动开关不稳定,容易出现失效现象,装配过程中需增加拨动块等零件,装配过程复杂,另微动开关价格高,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环氧密封型高压直流继电器使用微动开关构成辅助触点回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内支撑罩、导向桶、两静触头、动触片、推动杆和辅助触点,内支撑罩设置在导向桶顶部,且二者围成第一绝缘室,动触片位于第一绝缘室中,并与设置于内支撑罩的两静触头配合构成主触点,且动触片由推动杆驱动;辅助触点包括动导电件和两电引出部,内支撑罩和导向桶还围成一位于第一绝缘室内的第二绝缘室,该动导电件和两电引出部的底部位于第二绝缘室中;动导电件通过一绝缘件与推动杆固定连接,且随着推动杆上下移动,该动导电件与两电引出部接触或分开;第二绝缘室侧面设有允许绝缘件上下运动的让位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动导电件和推动杆分别与绝缘件通过嵌件注塑成型方式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件相对的两侧分别延伸有一挡片,该两挡片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室中,并分别配合在所述辅助触点与所述让位开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桶设有所述第二绝缘室的四周围壁,该围壁侧面设有缺口,所述内支撑罩覆盖该围壁顶部,与之围成所述第二绝缘室,且所述内支撑罩设有一向下延伸的挡板,该挡板配合在所述缺口外侧,并与所述缺口之间围成所述让位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动导电件呈几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动导电件为可弹性形变的动簧片。
进一步的,所述两电引出部分别装在所述内支撑罩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2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钢片和取卡托成品装置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