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95004.4 | 申请日: | 2020-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11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游志远;张洁茹;徐乐;陈忠涛;于月东;赵阳;蒋海琴;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志远 |
主分类号: | G01R27/20 | 分类号: | G01R27/2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蔡宗慧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路 接地 电阻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线圈的防爆线圈盒、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的监控防爆箱和散热组件,所述防爆线圈盒与所述监控防爆箱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导线的外部套设有防爆管,所述导热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板上安装集成电路板,所述导热板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导热条与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导热条上均设置有所述铜管,每个所述铜管远离所述导热条的一端与所述监控防爆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翅片与所述监控防爆箱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翅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监控防爆箱的外部。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所述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结构设计更加合理,提升用户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雷电是带电云层对地面建筑物及大地的剧烈放电现象,强大的雷电流会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严重的破坏。为了减少损失,如今在各行各业涉及到电气行业的低压线路上,防雷装置必不可少,接地装置作为雷电流泄放的路径,是雷电防护的重要环节,日常对其阻值的监视必不可少,因此需要用到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尤其是在石油石化场所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有的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用户体验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结构设计不合理,用户体验感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包括内部设置有线圈的防爆线圈盒、内部设置有集成电路板的监控防爆箱和散热组件,所述防爆线圈盒与所述监控防爆箱之间通过导线连接,导线外套设有防爆管,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安装座、导热板、导热条、铜管和第一翅片,所述安装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座置于所述监控防爆管的内部,所述导热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位于两个所述安装座的上方,所述导热板上安装集成电路板,所述导热板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导热板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导热条与所述导热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热板的底部,所述导热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热条均匀分布在所述导热板上,每个所述导热条上均设置有所述铜管,每个所述铜管远离所述导热条的一端与所述监控防爆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翅片与所述监控防爆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监控防爆箱的外部,所述第一翅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翅片均匀分布在所述监控防爆箱的外部。
其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与导热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热板的下方,所述第二翅片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二翅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导热条之间。
其中,所述监控防爆箱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镂空槽。
其中,所述监控防爆箱的顶部设置有通槽。
其中,所述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还包括引风件,所述引风件与所述监控防爆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通槽的内部。
其中,所述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监控防爆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镂空槽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所述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测量接地电阻的原理是测量回路电阻。即通过所述防爆线圈盒内的传感器先给被测接地回路一个激励脉冲信号,在被测回路上感应一个脉冲电势E,在电势E的作用下将在被测回路产生电流I。传感器对E及I进行测量,并通过公式:R=E/I即可得到被测回路电阻,另外由于集成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监控防爆箱内,工作时会产生热量,此时通过所述导热板能够吸收集成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并且通过所述导热板内填充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吸热,以此降低集成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另外通过所述导热条吸收所述导热板上的热量,并将吸收的热量传导至所述铜管,并配合所述第一翅片对所述铜管上的热量,以及所述监控防爆箱内热量进行有效散热,以此对所述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起到散热降温作用。所述环路接地电阻监测装置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用户体验感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志远,未经游志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5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