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杀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95361.0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19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钱罗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露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勤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7 | 代理人: | 陈烨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杀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杀青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包括有基座,所述基座顶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的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铰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中部套接有外筒,所述外筒右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且外筒的左端安装有鼓风装置,所述外筒的顶面连接有滤网,所述外筒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中部分别套接有内筒。本装置通过采用鼓风装置的设计,同时配合加热喷头的共同使用,在炒青作业进行时,电机的运转不仅能够带动筒体内的气流流通,还可以使得茶叶能够在内筒内旋转加工,大大提高了对茶叶的炒青效率,是本装置实用性和高效性的体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杀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杀青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俗称茶,一般指的是茶树的叶子和芽。通过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茶文化,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为了满足市场对茶叶日益高涨的需求,茶叶的生产逐渐朝着全面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
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常常会需要对茶叶进行炒青作业,用以保证茶叶良好的风味,现有的茶叶炒青装置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但是弊端也还是十分明显的,其主要表现有:在炒青工作进行时,部分装置在密封或者半密封状态下进行的,这就导致腔体内的蒸汽等难以及时向外散出,影响了茶叶的风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茶叶杀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具有通风和自动炒青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叶杀青装置,包括有基座,所述基座顶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的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铰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中部套接有外筒,所述外筒右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且外筒的左端安装有鼓风装置,所述外筒的顶面连接有滤网,所述外筒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中部分别套接有内筒,所述外筒内腔的底面安装有加热喷头,所述外筒底面的中部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外筒底面的右侧铰接有向下伸出的转杆。
优选的,所述鼓风装置包括有护壳,所述护壳安装在外筒的左侧,所述护壳侧面的中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套接有位于护壳内腔的扇叶。
优选的,所述基座底面的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底座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转杆自身是由杆体和紧固旋钮组成,所述紧固旋钮铰接在转杆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外筒和内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外筒的侧面和内筒的侧面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内筒左侧的直径值大于右侧的直径值,且内筒左侧的直径值大于鼓风装置的直径值。
优选的,所述控制阀自身是由连通管和阀体组成,所述阀体安装在连通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装置通过采用鼓风装置的设计,同时配合加热喷头的共同使用,在炒青作业进行时,电机的运转不仅能够带动筒体内的气流流通,还可以使得茶叶能够在内筒内旋转加工,大大提高了对茶叶的炒青效率,是本装置实用性和高效性的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露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露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53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