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空气渗透位置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899324.7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4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真真;刘亚坤;李子超;邹林亥;路泽超;李博天;刘云龙;石岩;何赫;周敬;刘跃军;张密;冯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G01J5/00;G01N25/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刘湘舟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围护结构 空气 渗透 位置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空气渗透位置检测系统,包括密封机构、空气抽取机构、渗透位置检测机构和计算机,密封机构为密封固定在待测房间外门上的密封门框,空气抽取机构包括风机和压力传感器,风机固定于密封门框上,其送风管道自外而内贯穿密封门框,压力传感器分别布设在待测房间内部和外部,渗透位置检测机构包括红外加热装置、红外成像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红外加热装置和红外成像装置均安装于待测房间内部,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于待测房间内部和外部,计算机通过多功能数据采集装置与压力传感器、红外成像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相连,并通过控制器与风机和红外加热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任何季节使用,适用性与通用性俱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空气渗透位置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空气渗透位置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气密性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影响建筑供暖空调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因建筑气密性差造成的不可控制的自然空气渗透,导致了建筑物能耗变大,进而导致大功率暖通空调设备的选取,造成初投资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此外,空气渗透部位附近产生严重的冷风或者热风吹风感,影响使用人员的舒适度。空气渗透位置的查找有利于评估建筑物围护结构气密性能设计和施工的薄弱环节,有利于采取修补措施以减少围护结构的空气渗漏量。
红外热成像法是目前确定建筑围护结构空气渗透位置的重要方法。与发烟法相比,红外热成像法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较小,但是,在夏季、过渡季或冬季无采暖时,室内外温差较小,红外热成像法难以准确发现空气渗透位置,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空气渗透位置检测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所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空气渗透位置检测系统,包括密封机构、空气抽取机构、渗透位置检测机构和计算机;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密封门框,所述密封门框为伸缩结构,通过固定支架密封固定在待测房间外门上;
所述空气抽取机构包括风机、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风机固定安装于密封门框上,其送风管道自外而内贯穿密封门框且与密封门框接触位置密封配合,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布设在待测房间内部和外部;
所述渗透位置检测机构包括红外加热装置、红外成像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红外加热装置和红外成像装置均安装于待测房间内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于待测房间围护结构内外表面上;
所述计算机通过多功能数据采集装置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红外成像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相连,并通过控制器与风机和红外加热装置相连。
优选地,所述密封门框为鼓风门结构。
优选地,所述红外加热装置设有备用手动开关,所述备用手动开关安装于待测房间外部。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数据采集装置和控制器通过WIFI与计算机保持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气抽取机构还包括流量计,所述流量计安装于风机的送风管道内,所述计算机通过多功能数据采集装置与流量计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鼓风门对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进行密封,尺寸灵活可调,密闭性好,利用红外加热装置对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进行加热,可以提高红外热成像空气渗透位置检测的准确性,并降低加热能耗,同时将红外热成像装置的影像通过多功能数据采集装置上传至计算机进行观测和储存,可以有效分析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空气渗透位置,该系统可以在任何季节准确发现建筑围护结构空气渗透位置,且对室内环境影响较小,适用性和通用性更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8993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