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接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0335.2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1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薛天宝;李以聪;朱有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16 | 分类号: | H02G3/16;H01R9/2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徐剑兵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接盒结构,上铜汇流排通过所多个绝缘柱设置于箱体内,上铜汇流排上排列设置有多个第二接线端子和多个第一接线端子;多个第一接线端子置于多个第二接线端子的一侧;第一密封接头和第二密封接头穿过箱体的侧壁设置于箱体上;第一密封接头与第一接线端子一一对应,第二密封接头与第二接线端子一一对应,且第一接线端子的开口朝第一密封接头设置,第二接线端子的开口朝第二密封接头设置;箱体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沿箱体开口处的边缘设置;连接板与所述箱体的侧壁相互垂直。通过分流的方式减少高压转接盒在作业时所产生的热能,延长高压转接盒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转接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盒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转接盒通过一个端口设置高压输入端,另一个端口设置高压输出端。总电流通过输入端上的铜汇流排,并将电流分配给输出端。这就意味着输入端需要足够大的铜汇流排,保证电流经过输入端的时候转接盒不会发生过载。但是输入端设置大量的铜汇流排,将会大幅提升生产、销售成本;同时在实际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缩短转接盒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转接盒结构,降低实际作业时铜汇流排产生的热量,同时降低铜汇流排负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转接盒结构,包括:上铜汇流排、绝缘柱、密封接头、接线端子和箱体;所述密封接头包括:第一密封接头和第二密封接头;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
所述上铜汇流排通过所多个所述绝缘柱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上铜汇流排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和多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多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置于多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接头和第二密封接头穿过所述箱体的侧壁设置于所述箱体上;
所述第一密封接头与第一接线端子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密封接头与第二接线端子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开口朝第一密封接头设置,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开口朝第二密封接头设置;
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所述箱体开口处的边缘设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箱体的侧壁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接盒盖;所述转接盒盖盖设于所述箱体上,且所述转接盒盖通过所述连接板与箱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多个连接孔,且在所述转接盒盖上的对应位置也设置有多个孔洞,所述连接板通过十字槽凹穴六角头螺栓与所述转接盒盖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下铜汇流排;所述下铜汇流排设置于所述上铜汇流排一侧,且所述上铜汇流排高于所述下铜汇流排;所述下铜汇流排通过所述绝缘柱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所述下铜汇流排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多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多个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置于多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一侧;所述第一密封接头、第二密封接头穿过所述箱体侧壁设置于所述箱体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箱体两侧,且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高压转接盒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形状相同,且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接头上设置有螺纹,且所述第一密封接头通过螺纹与所述箱体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上铜汇流排一侧各设置多个第一接线端子,即,输入端;并将多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一侧,即,输出端。在实际作业时,电流通过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导通至所述上铜汇流排的,再经所述上铜汇流排导通至多个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上,最后导出高压转接盒。多个输入端的设置,将电流分为多股,降低了单输入端所述上铜汇流排的负荷,同时通过分流的方式减少高压转接盒在作业时所产生的热能,延长高压转接盒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0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