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0874.6 | 申请日: | 202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27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1 | 分类号: | A61B5/021;A61B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孟丽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电子腕带和第二电子腕带,其中,所述第一电子腕带用于佩戴于目标对象的一手腕处,并检测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一脉搏强度,所述第二电子腕带用于佩戴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另一手腕处,并检测所述目标对象的第二脉搏强度。所述第一电子腕带和所述第二电子腕带通信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腕带将所述第二脉搏强度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腕带,所述第一电子腕带根据所述第一脉搏强度和所述第二脉搏强度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发生血管硬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有研究表明正常人的两侧上臂所测得的血压数值可以有一定之间的差值,但是其差值一般不会超过5~10mmHg;如果两侧血压测量值数值过大(超过10mmHg、20mmHg甚至30mmHg、40mmHg),这就预示着有可能是病理状态。导致两侧上臂血压差值增大的原因有多种,例如年轻人可能因多发性大动脉炎或先天性动脉畸形所致,老年人更多见于锁骨下动脉血粥样硬化所致的动脉狭窄。
锁骨下动脉是全身动脉系统的一部分,这一部分血管发生了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往往提示全身其他部位动脉(如冠状动脉与颈动脉、颅内动脉等)也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换言之,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双侧上臂的血压差异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其中一个表征。
然而,目前的相关检测产品仅具有单一的血压检测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监测装置,能通过可穿戴的方式实现对脉搏强度连续性检测,从而能够初步确定是否发生血管硬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测装置,包括:
第一电子腕带,包括第一腕带本体、第一脉搏传感器、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脉搏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脉搏传感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腕带本体,所述第一腕带本体用于佩戴于目标对象的一手腕处,所述第一脉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一手腕的脉搏跳动情况以测定第一脉搏强度;
第二电子腕带,包括第二腕带本体、第二脉搏传感器、第二通信模块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脉搏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脉搏传感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器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腕带本体,所述第二腕带本体用于佩戴于所述目标对象的另一手腕处,所述第二脉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另一手腕的脉搏跳动情况以测定第二脉搏强度;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将所述第二脉搏强度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腕带,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脉搏强度和所述第二脉搏强度之间的差值确定所述目标对象是否发生血管硬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腕带本体包括第一松紧带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松紧带上,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脉搏传感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一控制器均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所述第二腕带本体包括第二松紧带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松紧带上,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脉搏传感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器均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脉搏传感器为第一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第一压电薄膜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松紧带上,和/或,所述第二脉搏传感器为第二压电薄膜传感器,所述第二压电薄膜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松紧带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腕带本体包括第一亲肤内层,所述第一亲肤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松紧带的内侧,所述第一压电薄膜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松紧带和所述第一亲肤内层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腕带本体包括第二亲肤内层,所述第二亲肤内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松紧带的内侧,所述第二压电薄膜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松紧带和所述第二亲肤内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数联天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08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卷绕设备主网络的保护罩
- 下一篇:弹性绕变按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