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垂臂的拆卸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1004.0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6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代富;施剑勇;王正冲;张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李曼 |
地址: | 611435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拆卸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垂臂的拆卸工装,转向垂臂套接在转向器的转向输出轴上,转向垂臂与转向输出轴通过花键装配,拆卸工装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托板和底托板,顶托板和底托板的侧壁分别与连接板连接,顶托板插接在转向垂臂上方的转向输出轴上,底托板置于转向输出轴下方,底托板上螺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转向输出轴抵接,转动调节螺栓,使转向垂臂与转向输出轴分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向垂臂的拆卸工装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无需人力操作,借助工具可实现快速拆装,操作省时省力,该拆卸工装的通用性强,满足转向输出轴不同长度的需求;垫块有效防止转向输出轴的外观损伤,灵活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垂臂的拆卸工装。
背景技术
在车辆制造过程中,转向输出轴与转向垂臂以花键形式装配,且输出轴与转向垂臂安装面皆为锥度,受力挤压紧固;转向器与垂臂静态装配以两者刻线对齐为装配基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如可控设计(或制造)误差,需四轮定位仪准确测量转角结果,即存在装配误差有重新装配调整的可能性;零部件静态装配时无法预知是否存在问题,只有装配完成后通过车辆路试试验才可判定零部件是否损坏。
当转向器出现装配质量或零部件质量问题时,车间拆卸转向垂臂,通过榔头暴击拆除垂臂,拆卸过程中常常出现转向器花键齿或者垂臂花键齿变形损坏、垂臂表面因榔头或硬物撞击损伤、费时费劲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垂臂的拆卸工装,无需人力操作,借助工具可实现快速拆装,操作省时省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向垂臂的拆卸工装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向垂臂的拆卸工装,转向垂臂套接在转向器的转向输出轴上,转向垂臂与转向输出轴通过花键装配,拆卸工装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托板和底托板,顶托板和底托板的侧壁分别与连接板连接,顶托板插接在转向垂臂上方的转向输出轴上,底托板置于转向输出轴下方,底托板上螺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转向输出轴抵接,转动调节螺栓,使转向垂臂与转向输出轴分离。
进一步的,顶托板的自由端设有朝向转向输出轴的插孔。
进一步的,转向输出轴下方的底托板上设有避让孔,避让孔处的底托板上焊接固定有螺母,调节螺栓旋紧在螺母上。
进一步的,转向输出轴下方的底托板上设有螺纹孔,调节螺栓旋紧在螺纹孔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在转向输出轴端部的垫片。
进一步的,垫片顶面设有背胶,通过粘贴工艺贴敷在转向输出轴端部。
进一步的,顶托板、连接板和底托板由同等材质同等厚度的钢板焊接制成。
进一步的,转向垂臂的端部为弧形结构,连接板为半圆形套筒,连接板的内壁与转向垂臂的外壁抵接。
进一步的,连接板的内壁上设置防滑结构。
进一步的,防滑结构为固定在连接板内壁的防滑垫,或者,防滑结构为设置在连接板内壁的多个防滑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转向垂臂的拆卸工装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向垂臂的拆卸工装,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低,无需人力操作,借助工具可实现快速拆装,操作省时省力,该拆卸工装的通用性强,满足转向输出轴不同长度的需求;垫块有效防止转向输出轴的外观损伤,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卸工装拆卸转向垂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垂臂的拆卸工装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垂臂的拆卸工装的右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1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陪镀单元及电镀陪镀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泥改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