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5288.0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2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彭晴晴;王希;杜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26/00;G02B26/10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华枫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场 扫描 红外 光学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包括沿光线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望远组件、扫描镜组件、成像透镜组件和红外探测器组件,望远组件包括位置可调节的视场镜组;当调整视场镜组至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内的光线传播路径上时,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处于大视场扫描模式;当调整视场镜组移出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内的光线传播路径时,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处于小视场扫描模式。该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对各模块分组件单独进行测试,测试装配便捷。而且,提高了小视场的透过率,增加了对远距离目标观测时系统接收到的能量,使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光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红外探测器的发展,对红外光学系统提出了多功能和高精度的要求。红外制冷型面阵探测器存在成本高、盲元率高的问题,因而,其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红外制冷型线列探测器因其成本低、性能稳定、盲元率低而成为制冷型面阵探测器的重要补充,在一些对于实时性要求稍低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线列探测器的红外光电系统,其扫描方式和工作模式较面阵探测器略微复杂,必须引入扫描机构,使不同视场的光线汇聚到线列探测器靶面成像,因而光学系统也必须进行特殊设计,使其适应此类光电成像系统的使用要求。
目前,线列扫描光学系统存在结构复杂、装配调试难度大、透过率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更为简洁的新型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案。此外,通过大小视场切换,既满足了大视场搜索和小视场识别的使用要求,也提高了小视场的透过率,从而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相关技术中扫描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复杂、装配调试难度大、透过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包括沿光线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望远组件、扫描镜组件、成像透镜组件和红外探测器组件,所述望远组件包括位置可调节的视场镜组;
当调整所述视场镜组至所述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内的光线传播路径上时,所述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处于大视场扫描模式;当调整所述视场镜组移出所述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内的光线传播路径时,所述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处于小视场扫描模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可对各模块分组件单独进行测试,测试便捷,易于问题的查找定位,而且,装调难度小。在视场镜组切入到光线传播路径上时为大视场扫描模式,切出光线传播路径时为小视场扫描模式,提高了小视场的透过率,从而增加了对远距离目标观测时系统接收到的能量,使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在光电系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望远组件包括沿光线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物镜、所述视场镜组、调焦镜和准直镜组;
所述成像透镜组件包括沿光线的传播方向依次设置的:中继镜组、第一成像透镜、反射镜和第二成像透镜;
沿所述光线的传播方向,所述扫描摆镜位于所述望远组件和所述成像透镜组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经所述第一成像透镜射出的光线经所述反射镜进行90°折射后进入所述第二成像透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望远组件为无焦系统组件,光线经所述望远组件后发射的光线为平行光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视场镜组包括:第一视场镜和第二视场镜,在所述大视场扫描模式下,所述第一视场镜和所述第二视场镜均位于所述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内的光线传播路径上,在所述小视场扫描模式下,所述第一视场镜和所述第二视场镜均移出所述双视场扫描红外光学系统内的光线传播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52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机构的芯样木模型
- 下一篇:一种电气控制柜元件及导线分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