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晶体管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5436.9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5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月梅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7/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4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晶体管 逆变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晶体管逆变器,包括晶体管逆变器主体,还包括:晶体管,若干个所述晶体管每两个为一组分别从左至右依次等距的固定安装在所述晶体管逆变器主体的前侧;盖板,所述盖板通过铰链铰接于所述晶体管逆变器主体的顶端后侧;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底端前侧中部;接线柱,两个所述接线柱分别沿左右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晶体管逆变器主体左侧前后两端的盲孔中。该新型晶体管逆变器,通过防护套筒能够防止接线柱处暴露在外部环境中,避免线路虚接情况,降低晶体管逆变器的故障率,提升抗拉伸能力,方便工作人员后期维护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晶体管逆变器。
背景技术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定频定压或调频调压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在国外因汽车的普及率较高外出工作或外出旅游即可用逆变器连接蓄电池带动电器及各种工具工作,通过点烟器输出的车载逆变是20W、40W、80W、120W到150W功率规格,再大一些功率逆变电源要通过连接线接到电瓶上,把家用电器连接到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就能在汽车内使用各种电器;
传统的晶体管逆变器中的接线柱大多暴露在设备外部,由于晶体管逆变器安装位置环境的不确定性,长久的暴露在空气中易受到液体滴溅腐蚀和灰尘覆盖的情况,从而造成线路虚接,严重影响逆变器的正常使用,不具备对线路的固定功能,抗拉伸能力较差,不便于维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晶体管逆变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晶体管逆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逆变器接线位置易出现虚接情况、对线路的固定功能较差和不便于维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晶体管逆变器,包括晶体管逆变器主体,还包括:
晶体管,若干个所述晶体管每两个为一组分别从左至右依次等距的固定安装在所述晶体管逆变器主体的前侧;
盖板,所述盖板通过铰链铰接于所述晶体管逆变器主体的顶端后侧;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底端前侧中部;
接线柱,两个所述接线柱分别沿左右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晶体管逆变器主体左侧前后两端的盲孔中;
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套接在所述接线柱的外壁外侧,且位于所述晶体管逆变器主体左侧前后两端的盲孔中;
限位槽,若干个所述限位槽沿周向分别固定开设在所述固定柱的外壁外侧右侧;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接线柱的左侧;
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套筒可拆卸的套接在所述固定机构的外侧;
卡线槽,所述卡线槽固定开设在防护套筒的外壁中;
卡块,若干个所述卡块沿周向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套筒的内壁底端。
优选的,所述卡线槽的一端开设至所述防护套筒的底端,另一端的槽口呈逐渐收紧状态。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形状呈“乚”字形。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垫板,所述垫板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盖板的底端前侧中部位置;转轴,所述转轴沿上下方向并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设置在所述晶体管逆变器主体内腔前侧顶端中部,其顶端延伸至所述晶体管逆变器主体外侧;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盖板顶端前侧中部的左右两端;拧手,所述拧手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的顶端,其底端与两个所述限位块的顶端紧密接触。
优选的,位于左侧所述限位块的前端与位于右侧的所述限位块的后端边缘均呈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月梅,未经张月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54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