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蓄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5550.1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0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钟栋队;李雪松;文雪新;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蓄冷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蓄冷系统,包括冷水机组、蓄水池、冷却塔、换热器等,冷水机组包括冷凝器及蒸发器,冷水机组的冷凝器进水口通过冷却水循环泵与冷却塔的出水口连接,冷水机组的冷凝器出水口与冷却塔的进水口连接,空调末端设备的出水口通过冷冻水循环泵与分别冷水机组的蒸发器进水口连接及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空调末端设备的进水口分别与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出水口连接及与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冷水机组的蒸发器进水口通过蓄冷循环泵与蓄水池的出水口连接,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出水口与蓄水池的进水口连接,蓄水池的进水口及出水口还与换热器的出水口及进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节能效果显著,系统运行可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空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蓄冷系统,属于水蓄冷系统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面对日益发展的用电需求,为了合理用电,解决电力负荷的峰谷差现象,国内的部分电网、城市开始采取分时电价的收费制度。采用空调蓄冷系统可以有效地做到合理用电,缓解电力负荷的峰谷差现象。水蓄冷系统具有初投资省,技术要求低,维修简单、维修费用低等优点,但是如何更大限度优化水蓄冷系统流程,对于保证水蓄冷系统稳定运行意义重大。
通常情况下,常规水蓄冷系统有两个流程特点。
(1)水蓄冷系统蓄冷、释冷两种工况分别设置蓄冷泵、释冷泵,两套水泵一般并不会同时运行,导致水泵大部分时间闲置,并不能有效利用。
(2)设置基载主机,满足夜间极低负荷需求。但是大部分工程实例,夜间负荷往往特别低,基载主机长时间处于低效率运行,制冷效率低。
针对现有水蓄冷系统的普遍问题,寻求一种操作简单,改造成本适中的水蓄冷系统流程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蓄冷系统流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节能效果显著,系统运行可靠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蓄冷系统,包括有冷水机组、蓄水池、冷却塔、换热器、空调末端设备、冷冻水循环泵、蓄冷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其中冷水机组包括有冷凝器及蒸发器,冷水机组的冷凝器进水口通过冷却水循环泵与冷却塔的出水口连接,冷水机组的冷凝器出水口与冷却塔的进水口连接,空调末端设备的出水口通过冷冻水循环泵与分别冷水机组的蒸发器进水口连接及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空调末端设备的进水口分别与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出水口连接及与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冷水机组的蒸发器进水口通过蓄冷循环泵与蓄水池的出水口连接,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出水口与蓄水池的进水口连接,蓄冷循环泵的出水口还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蓄水池的进水口还与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蓄水池的出水口还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冷水机组、冷冻水循环泵、冷却水循环泵、蓄冷循环泵、换热器均与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蓄冷、释冷两种工况仅设置一套水泵,节省了水泵台数,降低初投资,最大限度利用水泵;
2)本实用新型未设置基载主机,通过冷水机组的蒸发器出水口与换热器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的电动调节阀,满足夜间极低负荷的需求,节省了冷水机组,降低初投资;
3)本实用新型控制方便、节能效果显著、系统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的水蓄冷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5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