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5652.3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3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连;郭伟;张玉瑾;吉高卿;葛宇;戴泽华;侯凤武;方彬;席维;黄晓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3/04;G06K7/10;G0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夏鹏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射频 识别 技术 电子测量仪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包括外壳,外壳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测量物体的监测组件,外壳的表面连接有用于悬挂装置的监测组件吸附组件,外壳的表面连接有用于绑扎的绑扎组件,监测组件包括显示屏、按键区、温度测量头和RFID读取头,吸附组件包括凹槽、立柱、线绳和吸盘,绑扎组件包括定位杠、绑扎布、垫布、外盒、圆杆、压板和穿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吸附组件的设置能够较为方便的将装置悬挂,在日常使用时更加容易寻找且不易被遮挡,节省了室内空间,通过绑扎组件的设置能够将装置绑扎在手臂或者腿部,使装置的携带更为方便,且不需占用手部或者口袋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
背景技术
测量仪器是为了取得目标物某些属性值而进行衡量所需要的第三方标准,测量仪器一般都具有刻度,容积等单位,无线射频识别即射频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其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技术之一。
存在以下问题:
手持测量仪器在使用时需要一直放在手中,多数测量仪器的表面均为不规则状难以将其放入口袋,难以携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测量物体的监测组件,所述外壳的表面连接有用于悬挂装置的监测组件吸附组件,所述外壳的表面连接有用于绑扎的绑扎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监测组件包括显示屏、按键区、温度测量头和RFID读取头,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按键区,所述外壳的外壁沿中心线对称固定连接有温度测量头和RFID读取头,通过监测组件的设置让装置方便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和内置RFID芯片内存储的信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凹槽、立柱、线绳和吸盘,所述外壳远离温度测量头一端的外壁边沿处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下两端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壁套接有线绳,所述线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吸盘,通过吸附组件的设置能够较为简便的将装置悬挂在一个易于寻找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绑扎组件包括定位杠、绑扎布、垫布、外盒、圆杆、压板和穿槽,所述外壳外壁的下表面中部靠近边沿处固定连接有与外壳长边平行的定位杠,所述定位杠的外壁套接有绑扎布,所述绑扎布的一端与定位杠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外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垫布,所述外壳外壁的下表面远离定位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盒,所述外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外盒与压板之间的空隙处设置有穿槽,所述穿槽的两端均贯穿外盒的外壁,通过绑扎组件的设置能够将装置固定在使用者的手臂或腿部,使装置的携带更为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吸盘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吸盘的材质为丁腈橡胶,使装置的使用更为稳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绑扎布的材质为麻布,所述垫布为一种具有弹性的柔软材料,所述外盒的内部设置有插槽,所述外盒的尺寸与压板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压板的一端与外盒的内部的插槽插接,麻布的材质增加了与手臂之间的摩擦力,不易掉落,垫布的设置使装置绑扎时更为舒适,通过外盒与压板的配合能够将穿入穿槽的绑扎布固定在外盒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56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