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排桩基坑支护变形的钢斜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7056.9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9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苏国活;王花;刘天森;李光灿;任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2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桩基 支护 变形 钢斜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排桩基坑支护变形的钢斜撑结构,包括前排支护桩和后排支护桩,其中后排支护桩比前排支护桩高一级阶梯布置,在前排支护桩和后排支护桩之间连接有若干钢斜撑,钢斜撑结构由上挡板、下挡板以及用于连接上挡板和下挡板的连接斜撑组成;上挡板横置在后排支护桩中部外侧,下挡板横置于前排支护桩的顶部内侧面,上挡板和下挡板互相平行,连接斜撑采用多根间隔布置将上挡板和下挡板连接起来;前排支护桩为咬合桩,后排支护桩为微型桩与三轴搅拌桩结合;后排支护桩采用三道钢花管土钉锚固在地面下方深处。该结构施工快捷、成本低、支撑强度高,在不影响后续工序及地下管线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控制基坑支护的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排桩基坑支护变形的钢斜撑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排桩支护结构通常是在前后两排桩桩体设置冠梁,实现双排桩协同受力,当地质情况变化较为复杂时,由于双排桩只在桩顶设有一道连接,双排桩的抗弯能力和整体侧向刚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基坑支护发生变形。传统的控制双排桩支护变形的方法是在双排桩的底部加锚或者堆载,加锚则需要考虑锚杆、锚索等对邻近建筑物的地下管线影响,而堆载一定程度会影响后续工序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排桩基坑支护变形的钢斜撑结构,该结构施工快捷,施工成本低,能够提升排桩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具有很好的抗弯能力,可以有效控制基坑支护的变形,保证了基坑施工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控制排桩基坑支护变形的钢斜撑结构,包括前排支护桩和后排支护桩,其中后排支护桩比前排支护桩高一级阶梯布置,在前排支护桩和后排支护桩之间连接有若干钢斜撑,钢斜撑结构由上挡板、下挡板以及用于连接上挡板和下挡板的连接斜撑组成;上挡板横置在后排支护桩中部外侧,下挡板横置于前排支护桩的顶部内侧面,上挡板和下挡板互相平行,连接斜撑采用多根间隔布置将上挡板和下挡板连接起来;前排支护桩为咬合桩,后排支护桩为微型桩与三轴搅拌桩结合;后排支护桩采用三道钢花管土钉锚固在地面下方深处。
进一步的,上挡板和下挡板均采用槽钢制成,槽钢型号为16#b,所述上挡板位于后排支护桩的中间的一道钢花管土钉的下方,与该钢花管土钉焊接连接,下挡板与前排支护桩顶部内侧面焊接并受力于前排支护桩(3)。
进一步的,连接斜撑采用工字钢制成,工字钢的型号为30a;工字钢两端做斜切加工处理,使其两端截面相互平行,一端与后排支护桩的上挡板在焊缝处焊接固定,另一端与受力于前排支护桩的下挡板在焊缝处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相邻的连接斜撑之间间距为3.6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结构施工快捷、成本低、支撑强度高,在不影响后续工序及地下管线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控制基坑支护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钢斜撑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钢斜撑结构俯视图。
图3为工字钢加工截面图。
图4为钢斜撑结构的部分效果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地面,2-后排支护桩,3-前排支护桩,4-工字钢,5-槽钢,6-满焊,7-钢花管土钉,8-挂网喷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7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衣物处理剂投放装置和衣物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网络变压器外壳喷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