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导电银浆精细线路丝网印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07366.0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49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丹;张鹏;李卫;曹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41F15/08 | 分类号: | B41F15/08;B41F15/16;B41F15/36;B41F15/42;B41F15/46;B41F15/14;B41F15/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触摸屏 导电 精细 线路 丝网 印刷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导电银浆精细线路丝网印刷系统,属于丝网印刷技术领域,该电容式触摸屏导电银浆精细线路丝网印刷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内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印刷台。该电容式触摸屏导电银浆精细线路丝网印刷系统,通过导料辊、转动杆、限位环和软管的设置,承印物从导料辊和转动杆上方穿过,使用限位环限制待承印物,保持水平方向,印刷更加准确,对位效率高、准确度高,实现印刷自动上料,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劳动力,软管可以收集刮印区表面的油墨,从而可以解决非刮印区油墨残留的问题,相应可以避免油墨浪费,降低成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丝网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导电银浆精细线路丝网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银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导电性及机械柔性,在制备柔性电子器件中应用广泛,丝网印刷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大规模生产印刷电子器件的技术,在印刷电子领域有着重要技术地位,但是现有的丝网印刷设备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会有残留,成本增加,需要人工上料,印刷准确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导电银浆精细线路丝网印刷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会有残留且印刷准确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导电银浆精细线路丝网印刷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内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印刷台,所述防护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印刷网板,所述印刷网板位于所述印刷台的上方;所述防护板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面活动连接有导料辊,所述防护板外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内侧面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所述工作台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升降器,所述升降器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油墨箱,所述油墨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刮刀,所述油墨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与第二滑块呈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刮刀位于所述印刷网板的上方。
为了使得该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导电银浆精细线路丝网印刷系统达到方便移动支撑装置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以矩形阵列的形式活动连接在工作台的下表面,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撑脚。
为了使得该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导电银浆精细线路丝网印刷系统达到方便移动支撑装置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伸缩支撑脚的数量为四个,所述伸缩支撑脚位于四个所述万向轮围成的矩形区域的外侧。
为了使得该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导电银浆精细线路丝网印刷系统达到操作方便快捷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面板。
为了使得该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导电银浆精细线路丝网印刷系统达到操作方便快捷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的数量为多个。
为了使得该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导电银浆精细线路丝网印刷系统达到方便使用存放工具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表面远离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工具槽。
为了使得该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导电银浆精细线路丝网印刷系统达到方便使用存放工具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工具槽的开口为矩形。
为了使得该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导电银浆精细线路丝网印刷系统达到印刷更加准确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导料辊和转动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限位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07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潮效果的瓦楞纸板
- 下一篇:一种特殊钢凝固组织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