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肌瘤旋切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10371.7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9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壹;张晓媛;路旭阳;艾迪;徐梦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焦作加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2 | 代理人: | 冯新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肌瘤 旋切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肌瘤旋切器,包括:抓取钳、操作杆与外部套管;所述抓取钳、操作杆套设于所述外部套管中且均相对所述外部套管可伸缩移动,所述操作杆上沿其伸出外部套的方向依次设置有螺旋钻、旋切刀,所述螺旋钻固定设置于所述操作杆的末端,所述旋切刀包括刀座与多个刀刃,所述刀座旋转时多个刀刃相对于所述刀座可展开或者收缩,所述抓取钳包括多个卡爪,多个卡爪环绕所述操作杆设置。本实用新型一种肌瘤旋切器切除肿块时固定效果好,切割效率高,极大的降低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肌瘤旋切器。
背景技术
子宫肌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妇科生殖器良性肿瘤疾病,也被称作子宫纤维瘤或者纤维肌瘤,是由患者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目前关于子宫肌瘤的具体病因还尚未得到完全明确,认为可能与干细胞、遗传及激素等原因有关。外科手术是现阶段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的有效措施,以往多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然而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一系列优势,并且更加符合女性患者的美观度要求,相对于小于1cm的子宫肌瘤可以直接通过拉拽将肌瘤从套针孔中直接拽出,而相对于体积较大或者患者强烈要求行腹腔镜手术切除的子宫肌瘤则需要利用现存子宫肌瘤钻将其牵引至取物袋中或者手套取物袋中再进行切除化整为零分块取出,然而现有的子宫肌瘤钻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拉力不够的缺点,在牵引过程中,子宫肌瘤易反向脱落,易对非病变组织造成伤害,另外使用现有子宫肌瘤钻进行手术耗时长,增加了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肌瘤旋切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其结构设计不合理,拉力不够,在牵引过程中,子宫肌瘤易反向脱落,易对非病变组织造成伤害,另外使用现有子宫肌瘤钻进行手术耗时长,增加了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一种肌瘤旋切器,包括:抓取钳、操作杆与外部套管;
所述抓取钳、操作杆套设于所述外部套管中且均相对所述外部套管可伸缩移动,所述操作杆上沿其伸出外部套的方向依次设置有螺旋钻、旋切刀,所述螺旋钻固定设置于所述操作杆的末端,所述旋切刀包括刀座与多个刀刃,所述刀座旋转时多个刀刃相对于所述刀座可展开或者收缩,所述抓取钳包括多个卡爪,多个卡爪环绕所述操作杆设置。
优选为,所述刀刃枢设于所述刀座上,单个刀刃的一端与所述刀座枢接,另一端抵接另一个刀刃,多个刀刃首尾相连形成环形。
优选为,所述刀座设置为三角形,所述刀刃设置为三个分别设置于三角形的三个顶角处。
优选为,所述刀刃设置为弧形。
优选为,所述旋切刀设置为由电机驱动旋转。
本实用新型一种肌瘤旋切器切除肿块时固定效果好,切割效率高,极大的降低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肌瘤旋切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肌瘤旋切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肌瘤旋切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03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烘焙饼干自动刷油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智能手环无线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