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11848.3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94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滕银;曾飞云;李红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4 | 分类号: | B23H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朱彬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火花 成型 电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两端分别为装夹端和加工端,所述加工端设有用于容纳工件端部的凹缺,所述凹缺内竖向设有多个用于容纳工件凸起的容纳孔。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机床主轴夹持装夹端,然后将工件端部伸入凹缺内,并通过容纳孔容纳工件的凸起,继而对工件凸起的根部进行电火花加工。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一次装夹、定位多工件的多个凸起进行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成本低和加工质量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
背景技术
电火花加工是指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分别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并浸入工作液中,或将工作液充入放电间隙。通过间隙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工具电极向工件进给,当两电极间的间隙达到一定距离时,两电极上施加的脉冲电压将工作液击穿,产生火花放电,进而对工件进行加工。对于产品凸起与圆锥面交界处,需做电火花成型清根处理,现有的加工方式为:采用一个独立的电极头对凸起根部进行加工,一次仅加工工件一处特征,且加工效率低、电极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电极头加只能对一处进行加工,加工效率低、成本高、加工质量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能够对工件的多个凸起进行一次加工,加工效率高、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火花成型电极,包括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两端分别为装夹端和加工端,所述加工端设有用于容纳工件端部的凹缺,所述凹缺内竖向设有多个用于容纳工件凸起的容纳孔。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机床主轴夹持装夹端,然后将工件端部伸入凹缺内,并通过容纳孔容纳工件的凸起,继而对工件凸起的根部进行电火花加工。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一次装夹、定位多工件的多个凸起进行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成本低和加工质量高的特点。
具体而言,所述加工端为圆柱型、长方体形、正方体形、椭圆柱形和菱柱形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电极本体为回转体零件,一方面可仅通过车床加工出电极本体,而现有的电极需要通过多轴机床进行加工,故本实用新型的电极本体的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电极本体的维护成本。
优选的,所述容纳孔沿电极本体一回转圆圆周均布,以在使用过的容纳孔端部损耗后,旋转电极本体实现容纳孔的更换,而不需要频繁的更换电极头,减少重复找正定位次数,确保加工质量稳定。
具体的,加工时所述容纳孔中线到机床主轴轴线的距离与工件凸起中线到机床主轴轴线的距离相等。
具体而言,所述电极本体为台阶轴状,所述电极本体的大径端为加工端。
优选的,所述容纳孔为通孔,一方面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凸起,另一方面能够提供电极本体的重复利用率,进一步降低电火花加工的加工成本。
具体而言,所述凹缺为为圆锥型凹缺、长方形凹缺、正方形凹缺、椭圆形凹缺和菱形凹缺中的一种,以满足端部形状不同的工件的加工需求,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具体而言,所述容纳孔的数量为工件凸起数量的2-4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床主轴夹持装夹端和加工端的凹缺容纳工件端部,并通过容纳孔容纳工件的凸起,继而对工件凸起的根部进行电火花加工,能够通过一次装夹、定位多工件的多个凸起进行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成本低和加工质量高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1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鸡养殖用收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客车出风口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