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神科安全约束带锁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12032.2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3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弘轶;刘宇;李洪;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弘轶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唐雪琴 |
地址: | 10009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神科 安全 束带 锁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神科安全约束带锁定结构,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包括锁扣、固定座和伸缩套杆,所述锁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的内壁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连接在锁扣前侧面的横杆和与横杆活动连接的伸缩杆以及底端活动连接有夹板与伸缩杆螺纹连接在一起的伸缩套杆,这样医护人员在利用活动卡板进行一级固定后,还可以通过旋转调整伸缩套杆的位置,并使得伸缩套杆和夹板均可卡接在套杆卡槽和防滑卡槽内部即可对该装置进行二级固定,进一步的保证了该锁定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使得该锁定结构更加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精神科安全约束带锁定结构。
背景技术
精神科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随着医学的发展,精神科这一领域已经划分出了更多专科,其中包括:儿童青年精神医学、成人精神医学、老年精神医学、照会精神医学、急诊精神医学、成瘾精神医学、司法精神医学、睡眠医学、行为医学、身心医学等。精神科的医事人员包含精神科医师、精神科护士、临床心理师以及职能治疗师,另外尚有以精神科为专长之社会工作师或社会工作员等之专业人员。精神科医师要求能够使用包括药物与心理治疗等方式来协助精神疾患。从业之前要经过生物精神医学、心理治疗、动力取向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等训练,并使用于他们的临床服务中。精神科医师所受的生物医学及精神药理训练是他们和临床心理师及其他治疗师有所区别之处。
但是,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约束时,传统的约束方法一般是通过捆绑固定在床体上,但是这种方法不应影响到患者的舒适度,严重点还可能勒伤患者,也同样会引起患者家属的不满,除此之外,现有的一些通过卡扣固定患者的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现有的卡扣多为简易型,这样医护人员在利用这种卡扣固定患者时,会很容易发生松动,进而就存在固定不住患者而伤到医护人员的问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精神科安全约束带锁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神科安全约束带锁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约束时,传统的约束方法一般是通过捆绑固定在床体上,但是这种方法不应影响到患者的舒适度,严重点还可能勒伤患者,也同样会引起患者家属的不满,除此之外,现有的一些通过卡扣固定患者的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现有的卡扣多为简易型,这样医护人员在利用这种卡扣固定患者时,会很容易发生松动,进而就存在固定不住患者而伤到医护人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神科安全约束带锁定结构,包括锁扣、固定座和伸缩套杆,所述锁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的内壁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在远离连接块的一端与锁定杆固定连接,所述锁定杆在远离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缩块,所述防缩块的一侧面活动连接有拉环,所述伸缩槽的前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底面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伸缩套杆,所述伸缩套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穿槽,所述固定座的顶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卡板,所述活动卡板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锁槽,所述活动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在远离活动卡板的一段活动连接有固定旋杆,所述固定座的两侧面前端设置有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座的前侧面设置有套杆卡槽,所述固定座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卡槽,所述固定座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座的两侧面设置有第二锁槽,第二锁槽的侧视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第一锁槽的个数有两个,且两个第二锁槽的和第一锁槽的大小形状均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弘轶,未经赵弘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2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内置百叶压线式集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便于移动的建筑工程用警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