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式电加热桨叶干馏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12933.1 | 申请日: | 2020-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77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孚润滑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0 | 分类号: | C10B53/00;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袁锦波 |
地址: | 246003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加热 桨叶 干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式电加热桨叶干馏炉,包括卧式炉体,卧式炉体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卧式炉体顶部设有排气口,卧式炉体内部沿长度方向活动设有转轴,转轴上均匀布设有叶片,转轴的端头连接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件,卧式炉体底部包裹有电加热组件,电加热组件由耐高温导热层、电阻丝、陶瓷包覆层和保温层组成,电阻丝嵌装在陶瓷包覆层内部,耐高温导热层填充在陶瓷包覆层与卧式炉体之间,保温层包裹在陶瓷包覆层的外侧面。该干馏炉采用电加热组件,其热传导系数高、热损失量小,使得整体加热效率高;且采用桨叶式结构,在干馏时利用叶片推动物料水平移动,同时使物料垂直搅动,使得物料充分、均匀受热,提升干馏分解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馏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电加热桨叶干馏炉。
背景技术
在诸多固体或有机物物料的处理工艺中,均需要用到干馏炉,例如,含油废硅胶的再生处理时,需要使用干馏炉将废硅胶加热分解,再配合其他处理工艺,从而得到再生硅胶。
然而,目前工业中所使用的干馏炉大多为立式圆柱型结构,其利用重力将物料由上往下输送,输送过程中受热分解。在物料的下落过程中,速度较快且难以控制,外层物料受热较多,而中间的物料受热少,导致受热不均匀,无法使所有物料充分分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式电加热桨叶干馏炉,其解决了现有干馏炉在使用时物料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连续式电加热桨叶干馏炉,包括卧式炉体,所述卧式炉体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卧式炉体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卧式炉体内部沿长度方向活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均匀布设有叶片,转轴的其中一端头连接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件,卧式炉体的底部包裹有电加热组件,所述电加热组件整体呈“凵”字型,且电加热组件由耐高温导热层、电阻丝、陶瓷包覆层和保温层组成,所述电阻丝嵌装在陶瓷包覆层内部,所述耐高温导热层填充在陶瓷包覆层与卧式炉体之间,所述保温层包裹在陶瓷包覆层的外侧面。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耐高温导热层的厚度为0.4-1mm,所述陶瓷包覆层的厚度为20-50mm,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5-20mm。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保温层为真空保温结构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有两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叶片由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组成,所述第一片体呈螺旋角度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第二片体连接在第一片体上,且第二片体平行于转轴。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件由电机、驱动轮和传动带组成,所述驱动轮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传动带一端套在驱动轮上,另一端套在转轴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液体收集罐,且在连接管道上设有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干馏炉采用电加热组件,其热传导系数高、热损失量小,使得整体加热效率高;且采用桨叶式结构,在干馏时利用叶片推动物料水平移动,同时使物料垂直搅动,使得物料充分、均匀受热,提升干馏分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连续式电加热桨叶干馏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加热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卧式炉体;2、进料口;3、出料口;4、排气口;5、转轴;6、叶片;601、第一片体;602、第二片体;7、电加热组件;701、耐高温导热层;702、电阻丝;703、陶瓷包覆层;704、保温层;8、电机;9、驱动轮;10、传动带;11、液体收集罐;12、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孚润滑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孚润滑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2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式自燃加热桨叶干馏炉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高差的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