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己二腈生产工艺中油、水、气三相分离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913817.1 | 申请日: | 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36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利红;雷林;唐印;王顺平;黄张林;刘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B01D17/02;B01D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吕玲 |
地址: | 6200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己二腈 生产工艺 中油 三相 分离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己二腈生产工艺中油、水、气三相分离冷却系统。该系统包括三相分离器本体和设置在三相分离器本体上方的油相冷却器本体,其三相分离器本体与油冷却器本体通过一根水平连接管连接;在油冷却器本体内设置传热组件,在传热组件的下端设置冷却液出口,上端设置冷却液进口;在油冷却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混合气体出口,在油冷却器本体的上部的侧边设置上弯式混合油出口等等。由于该装置提高了三相分离器本体进出口介质的分布和流动的均匀度,防止了混合油在冷却后的回流,减少了混合气串入混合油管道内而引起爆炸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分离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己二腈生产工艺中油、水、气三相分离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化工行业中,有机物的油相、电解质溶液相、气相的三相分离设备比较普遍,尤其是油田开发、有机合成或裂解生产过程中的必备装置。
油、电解质溶液、气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油、气、电解质溶液混合物高速进入预脱气室,靠旋流分离及重力作用脱出大量的原油伴生气,预脱气后的油电解质溶液混合物经导流管高速进入分配器与电解质溶液洗室,在含有破乳剂的活性电解质溶液层内洗涤破乳,进行稳流,降低来液的雷诺系数。再经聚结整流后,流入沉降分离室进一步沉降分离。脱气原油翻过隔板进入油室,并经流量计计量,控制后流出分离器,电解质溶液相靠压力平衡经导管进入电解质溶液室,从而达到油气电解质溶液三相分离的目的。
目前也有采用大容积空间并辅以不同隔板将油、电解质溶液、气三相混合物进行静置或降低物料流速等方式,以达到三相分离的目的。但是这样的设备容积通常比较大,特别是气相空间较大,且有机物气体的挥发量比较大。而大多数有机物的气体都有一定毒性和易爆炸特点,所以气相空间较大的三相分离器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丙烯腈电解合成己二腈工艺中混合油、电解质溶液、混合气三相分离冷却系统。该系统可以降低了机物气体在混合气体中的浓度,使有机物气体低于该气体的爆炸下限,降低爆炸的可能性,且气相空间非常小,使设备操作安全性提高。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己二腈生产工艺中油、水、气三相分离冷却系统,该装置包括三相分离器本体和设置在三相分离器本体上的油相冷却器本体。其油相冷却器本体布置在三相分离器本体的上方,三相分离器本体与油冷却器本体通过一根水平连接管连接;在油冷却器本体内设置有传热组件,在传热组件的下端设置冷却液出口,上端设置冷却液进口;在油冷却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气相出口,在油冷却器本体的上部的一侧设置上弯式有机油相出口。
作为本申请中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三相分离器本体为圆筒形结构的设备,该圆筒形结构的底部设置为平板型或椭圆封头型,圆筒形结构的顶部设置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顶部形成的角度a为30°~120°;三相分离器本体的最高点(即锥形的顶点)与油相冷却器本体通过一水平管道相连。
作为本申请中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在三相分离器本体内设置一竖直隔板,该竖直隔板将三相分离器本体分为两个独立的空间,但竖直隔板与三相分离器本体顶部的锥形结构不接触;在三相分离器本体下部分别设置三相进料口和电解质溶液相出口,其三相进料口和电解质溶液相出口分别布置在隔板的两侧。
作为本申请中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在三相分离器本体内还设置有进液分布器和出液分布器,其中三相进料口与进液发布器连接,电解质溶液出口与出液发布器连接。
作为本申请中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所述三相分离器本体内隔板的高度与三相分离器本体的高度比为0.3~0.95;隔板将三相分离器本体隔为两个空间,靠近三相进料口侧的空间与靠近电解质溶液相出口侧的空间的电解质溶液平面宽度比为0.2~0.7。
作为本申请中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进液分布器和出液分布器的分布器形状为圆弧形、圆形或丰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象赛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913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后康复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蛋鸡养殖用清粪系统